日前,太安農險研究院聯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高水平對外開放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并撰寫的《中國農業“保險+期貨”發展研究報告(2023)》(下稱“《研究報告》”)在北京正式發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袁純清線上出席會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李正強,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龍文軍,以及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期貨業協會的相關領導專家參加會議。發布會由太安農業保險研究院院長宋建國主持。
《研究報告》由李正強教授發布。報告指出,“保險+期貨”作為管理農業風險、服務“三農”的模式創新,獲得中央到地方的一致認可,并從2016年起連續8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報告全面回顧、總結了該模式8年來的發展歷程、成效和經驗,并提出完善和優化該模式的相關意見和建議,旨在為進一步優化完善我國農業風險管理體系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經驗。
《研究報告》提出進一步優化完善中國農業“保險+期貨”的相關政策建議:一是明確參與“保險+期貨”相關機構的功能定位和角色定位,促進保險和期貨市場功能發揮;二是進一步完善“保險+期貨”頂層設計,健全該模式持續發展的制度體系;三是加強統籌協調,抓緊研究制定“保險+期貨”業務運行規范指導意見;四是充分發揮保險和期貨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促進行業規范開展業務。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袁純清同志充分肯定了《中國農業“保險+期貨”發展研究報告(2023)》的成果貢獻,指出該報告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重要體現,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全面性、參考性。同時指出,運用農業“保險+期貨”的手段,是防范農業市場風險的一條重要路徑,下一步,需要加快復制推廣,要不斷完善機制,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與期貨的銜接,建立好保費分擔機制,同時,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都應該注重成效,聚焦鄉村產業,做好保障糧食安全、保障農產品供給等相關工作。
本次《研究報告》是研究院作為政府智庫和行業智囊的直接成果體現,未來研究院將繼續秉持“服務‘三農’事業,服務我國農險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宗旨,按照中央“三農”工作部署,緊緊圍繞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等領域開展課題研究和提供決策咨詢,產出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擦亮研究品牌,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險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經濟日報記者 祝惠春)
轉自: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