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年伊始,多地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同時,地方也出臺一攬子政策舉措,助力經濟發展。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從各地1月的政府投資推進情況看,早謀劃、早投資、早見效的靠前投資作用明顯。一大批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新技術產能項目將陸續落地,為實現今年一季度經濟“開門紅”和全年經濟穩定增長打下良好基礎。
重大項目新年開工忙
進入2024年,全國多地陸續開工建設一批重大項目,主要涉及民生補短板、基礎設施和城市更新、產業升級等領域。
1月2日,新年首個工作日,上海市閔行區舉行2024年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開工儀式,8個重點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50億元,涵蓋數字經濟、高端裝備、集成電路等重點產業領域;此外,現場還有10個項目簽約落地閔行,總投資額50億元。
合肥至武漢高鐵(安徽段)暨2024年安徽第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動員會也于1月2日舉行。據悉,2024年安徽第一批開工動員重大項目460個,總投資4896.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23.1億元。
同日,福建廈門2024年新年“開門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正式啟動。此次共集中開工63個重大項目,涉及總投資1152億元。項目涵蓋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具有投資規模大、質量效益好、產業結構優、帶動能力強的特點。
廈門市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進一步展現廈門堅持“早謀快動”,實干開新局、奮戰“開門紅”的信心和決心。新年首個工作日,該市即組織一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此舉將為新一年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推動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一攬子政策舉措穩投資
圍繞首季經濟“開門紅”工作目標,地方推出一攬子政策舉措,拿出真金白銀,鼓勵企業積極投資生產。
河南日前發布的《推動2024年第一季度經濟“開門紅”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為了推動項目建設和有效投資,將舉辦第十一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出臺2024年重大項目“雙百工程”工作方案和省重點項目清單、健全省重要項目集中攻堅機制、加快增發國債項目前期工作,其中對“三個一批”項目將開展即時核查,通報項目考評和進展轉化情況,力爭當期簽約項目第一季度開工率達到70%。
浙江東陽明確,鼓勵企業盡早復工、員工盡早返崗,對正月十五前復工且連續生產的規上工業企業給予獎勵,為正月十五前到崗的非金華籍規上工業企業員工按區域提供最高500元/人的交通補貼,凡是留東人員皆可領取3個月每月至少20G的流量禮包。
東陽市經信局局長陳其憲表示,與去年相比,2024年一季度工業企業獎勵政策,除了繼續對早日復工復產的企業給予獎勵外,在去年的穩增長政策基礎上對獎勵門檻進行了下調:企業較上年同期實現5%的工業營業收入增長,就可享受穩增長獎勵(2023年為10%),進一步擴大了企業享受面,更好地助力企業“開門紅”。
基建和制造業投資將保持增長
為突出重大項目的示范引領和支撐帶動作用,確保項目如期開工并迅速形成投資拉動,近日山西、河北、海南、江蘇等地已陸續披露2024年一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
“在宏觀政策的運用上,政府投資具有方向準、作用強、見效快等優勢,依舊是各級政府實現經濟穩定和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政策選項,且和消費政策同等重要、不可或缺。”在張依群看來,拉動投資不僅有利于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形成投資的聯動效應和經濟增長的良好預期,還可以保持投資規模和力度不減,保證項目正常開工和順利接續,持續放大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增量和貢獻。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對記者表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仍是2024年穩增長的重要抓手,預計2024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回升至4.9%,其中制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分別保持6.6%和8.5%的較高增速。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表示,從支出節奏看,預計2024年財政支出將“前置”。2023年四季度增發1萬億元國債,將對2024年一季度的財政發力形成支撐。展望2024年,基建三大行業投資增速或在8%左右,拉動總投資增長2.2個點。(記者 李苑)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