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秋糧有望再獲豐收 “土特產”托起鄉村振興“金飯碗”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0-13





      據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目前全國秋糧收獲已過半,進度略快于上年同期,今年秋糧有望再獲豐收。從各地實打實收的情況看,秋糧面積增加,特別是高產作物玉米面積增加;秋糧單產進一步提高,特別是旱地作物單產提高。同時,冬小麥、冬油菜播種開局順利。


      “土特產”集中成熟收獲 帶動農民增產增收


      當前,多種“土特產”陸續進入成熟收獲時節,各地拓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空間,帶動農民增產增收。


      眼下,山東濟南的獼猴桃迎來采收季。垛莊鎮地處濟南南部山區,近幾年當地成立獼猴桃種植合作社,實現了南果北種。


      山東濟南市獼猴桃基地負責人張漢林稱:“畝產3000斤左右,整個基地產了五六十萬斤果子,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河南臨潁的辣椒正在收獲,種植戶們通過辣椒專用收獲機一次就能完成摘果、輸送和自動卸料的工作。


      河南省臨潁縣辣椒種植戶王沈端稱:“我們一天的工作量就是50畝地,相當于三四百人的工作量。”


      不僅收獲更高效了,倉儲也有了全新升級。今年當地新添了一大批冷庫,剛收上來的干椒第一時間就運送到冷庫里保鮮。


      河南省臨潁縣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指揮部指揮長何向濤稱:“我們已經在中心冷庫建立了4萬噸的單體庫容,便于商戶以辣椒倉單為質押,貸款融資、擴大規模,讓從全國集散到臨潁交易的辣椒越來越多。”


      江蘇淮安市漣水縣是全國最大的設施化蘆筍種植基地。眼下,種植戶們正忙著在蘆筍園里采摘、分揀和裝箱。為保障采收、儲存、加工等環節的用電需求,當地供電部門成立了小分隊,對轄區種植園區、加工廠等場所進行上門服務,解決生產用電所需。


      聚焦鄉村“土特產”的發展,今年不少地區都開始了基礎設施的升級。在貴州威寧的萬畝蘋果種植基地,記者看到一筐筐蘋果正通過山地軌道運輸機下山。新投入使用的山地軌道運輸機一次可以運送400公斤的貨物,能在45度坡地上運載物資,30分鐘可完成一個工人一天的搬運量,大大降低了種植戶的勞動強度。


      安徽:萬畝高粱別樣紅 又是一年豐收景


      安徽淮北市濉溪縣三萬畝高粱陸續進入采收期,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收割高粱。


      這兩天,在淮北市濉溪縣五溝鎮廟前村高粱種植基地,2000多畝高粱迎來收獲。一穗穗顆粒飽滿的高粱壓彎了枝頭,四、五臺收割機穿梭其中,伴隨著陣陣轟鳴聲,一片片高粱完成收割、脫粒。


      農技師陳廣稱:“今年的產量保守估計每畝900斤,看看能不能突破每畝1000斤,同比去年一畝地要增產200斤,一畝地多收200斤將近500元,去掉我們的額外投入,增收1000多畝地就是30萬元。”


      近年來,淮北市濉溪縣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大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訂單銷售”模式,引導農戶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發展訂單高粱種植,激活產業發展動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在種植過程中,農技專家全程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把新技術、新品種、新信息送到田間地頭,為高粱豐收提供技術支持。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