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承載著古老的傳統與文化,孕育著無限的希望與可能。第六期[釣源論壇暨國際青年“鄉漂漂”社區發布會],于2024年12月14日在江西吉安十里芳菲·釣源古村隆重舉辦。本次論壇旨在深入探討鄉村振興的多元路徑,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國際青年「鄉漂漂」社區發布會也于本次論壇同步啟動,讓國際青年與我們一同見證鄉村文化的挖掘與傳承,感受生活美學在鄉村中的生動實踐,體驗科技為鄉村帶來的便捷與高效。
Part 1、 嘉賓致辭
本次釣源論壇,在吉州區委副書記、區長羅青球精彩致辭中開啟,羅青球對出席活動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釣源古村作為鄉村振興的典型代表,在舊與新的碰撞、古與今的融合中,展現出獨特的魅力。這里不僅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更有積極探索創新的發展模式,吸引著眾多青年投身鄉村建設,實現青年與鄉村的雙向奔赴。
吉安市委副書記肖玉蘭在隨后致辭中提到,釣源古村在吉安的鄉村振興大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在精心保護古村的傳統韻味與歷史遺跡的同時,積極主動地探索鄉村振興的特色道路。通過實踐摸索出來的“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模式,成為帶動村集體增收、助力村民發家致富的有效方式,為其他鄉村提供了值得借鑒的范例。
吉安自古以來就是朝氣蓬勃的城市,正是這些青年的力量,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吉安,為廣大的青年朋友創新創業,大顯身手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接下來,吉安將加快打造國際青年社區,進一步加強青年事務研究,出臺更多的青年政策項目,為青年提供更多的優質的發展環境,讓吉安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吉安更有為!
Part 2、《我有我的「鄉村激活」模式篇》VS《我和我的「鄉村生活」實踐篇》圓桌論壇
本次釣源論壇中,總共開展了兩場圓桌論壇。其中,在《我有我的「鄉村激活」模式篇》圓桌論壇中,「中國農民研修學院副校長、農學谷創始人」熊潘梁作為主持人,開場點明本次圓桌論壇聚焦鄉村激活模式。熊潘梁指出,鄉村振興需要創新的思維和多元化的路徑,各位嘉賓將從不同角度分享他們在鄉村發展中的實踐經驗和創新理念。
「鄉村振興操盤手、李祖農創學院院長」陳楓強調年輕人在鄉村振興中的關鍵作用。他以“義烏里的小大理”為例,闡述了如何打造既裝得下鄉愁,又裝得下理想的鄉村空間,吸引年輕人回歸。陳楓強認為,鄉村不僅要挖掘三農潛力,更要吸引新鮮血液,招商不是招來的,是吸引來的!
「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山東省勞動模范、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趙勝建,分享了從負債村落到新型鄉村的發展歷程。2018年,幽幽谷實現了所有村民一日三餐免費,其成功秘訣在于全靠鄉村人民合資入股,凝聚了村民的力量。他強調,"良好的鄉村環境、優秀的村民素質和淳樸的民風是鄉村發展的重要基礎。好的土壤,結好的種子,育好的村民,形好的民風,成好的村落!"
「四川佰村相見鄉村運營創始人、云南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協會副會長」熊楷,則從少數民族村落與普通鄉村發展聯系的角度出發,提出鄉村發展要注重民族團結,通過家家戶戶的共同努力實現蛻變。他認為,鄉村發展應循序漸進,從點滴做起,逐步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鄉村產業的轉型。
鄉村是中國獨有的浪漫,人才是鄉村發展的關鍵要素。第一個圓桌對話的尾聲,熊校長呼吁,十里芳菲·釣源古村是----新村民與老村民的共同生活的鮮活樣本,鼓勵大家抽時間可以多在釣源古村來看一看,走一走。
在第二場《我和我的「鄉村生活」實踐篇》圓桌論壇中,十里芳菲集團董事長張蓓主持,她表示在「釣源客廳」這是一個往來有鴻儒的鄉村聚點,希望在此談的都是與“鄉建”有關的內容,本次論壇將聚焦鄉村生活的實踐與探索,分享嘉賓們在鄉村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和深刻感悟。
「鄉村筆記合伙人、云南改新村的鄉村主理人」 梁妙琳長期致力于鄉村可持續發展。她認為,一個鄉村的持續發展不能僅依靠外來資源,更要挖掘自身文化。她帶領村里孩子學習,成立環境保衛小分隊,通過教育逐步改變孩子們的未來,讓鄉村的孩子走向城市,同時吸引城市的孩子來到鄉村,促進城鄉文化交流。
當被問及真正吸引梁妙琳留在鄉村的原因?她回答,“其實是人與自然、人與村子、人與老百姓之間的關系;這才是大家真正留在鄉村的重要因素。"夢想和現實是可以雙向奔赴的,不僅要有情懷,還要有支撐情懷的模式。
「浙江呆村里鄉村產業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家富,分享了自己回到鄉村的初衷。因家鄉拆遷,他懷著對鄉村的熱愛回到家鄉,希望通過鄉村美學吸引志同道合的伙伴,讓村民留在村里,讓文化和財富在鄉村扎根。他認為,用城市創新思維解決鄉村問題,能夠為鄉村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十里芳菲野玫瑰村攬花居主理人、NFD花藝設計專業講師」李劍,則從鄉村生活中尋找靈感。她認為,在機器人發展的時代,人們更應回歸生命原點,享受鄉村的自然生態環境。她在樟樹林里散步放松,感受鄉村生活對自然生命的滋養,倡導人們在鄉村中尋找內心的寧靜與美好。
最后,張蓓總結到,那些最早漂在麗江的年輕人叫做“麗漂”,漂在陽朔的叫做“陽漂”,漂在景德鎮的叫"景漂”,今天越來越多漂在鄉村的人,叫做“鄉漂漂”,希望有這些人在,我們的鄉村永遠都能夠香飄飄!
Part 3、嘉賓主題演講
首先,「風語筑副總經理兼總策劃師、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客座教授」宋曉東,帶來了《在文旅融合發展的背景下,通過藝術與公共文化空間打造賦能鄉村發展的實踐案例》的演講。他通過展示多個成功案例,闡述了藝術與山水融合構建鄉村新生態的理念。他指出,藝術在鄉村振興中不應是表面的裝飾,而應與鄉村生活緊密結合,通過打造藝術裝置、開展文化活動等方式,讓鄉村處處有藝術、處處有體驗、處處有故事,實現全民受益。他強調,年輕人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要讓年輕人參與到鄉村藝術創作中來,打造他們喜歡的鄉村模樣。
緊接著,奧雅股份聯合創始人、董事、總裁、首席創新官李方悅在《藝術介入鄉村——奧雅的鄉建實踐》演講中,分享了奧雅股份以人工智能為引領,深耕自有品牌建設與運營,深化文旅與設計跨界融合的經驗。她提出,空間介入和藝術介入應循序漸進,營造社區氛圍,而非進行顛覆式的整體規劃和新建。通過藝術和商業激活鄉村價值,助力鄉村旅游體驗升級,讓鄉村成為美好生活的發生地。她強調,品牌建設應以運營為導向,以價值觀為核心,注重每一個服務細節,長期堅守鄉建事業。
隨后,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黨委書記、贛鄱文化資源開發協同創新中心特聘研究員張建,在《農村包圍城市首勝地,引領吉州大井岡文旅》演講中,慷慨激昂,深入解讀了吉州地區在“農村包圍城市”戰略中的重要歷史地位。他提出,要大膽講吉安故事,做吉安文化,深入發掘吉州紅色資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產品。他建議十里芳菲在釣源古村的發展中,要注重挖掘本地文化,如打造釣源十里香樟等特色景觀,以文化為引領推動鄉村文旅產業發展。
最后,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歐陽修研究會會長歐明俊,以《歐陽修日常生活中的詩詞創作及其對當下的啟示意義》為題,通過解讀歐陽修的經典詩詞,如《戲答元珍》《戲贈丁判官》《田家》等,展現了歐陽修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家鄉江西的深厚情感。他指出,歐陽修以詩寫日記的創作方式,不僅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更啟示我們要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美好,汲取力量。他強調,傳統文化是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源泉,應重視詩詞等傳統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滋養作用。
Part 4、第六期釣源論壇成果總結
本次釣源論壇在思想交流、項目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通過嘉賓的精彩演講和圓桌論壇的深入討論,分享了鄉村振興的前沿理念和實踐經驗,涵蓋鄉村激活模式、藝術賦能鄉村、鄉村生活實踐等多個方面。簽約儀式上的多個項目落地,為釣源古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發展機遇,涉及文旅產業的多個領域。國際青年「鄉漂漂」社區的發布,為鄉村吸引青年人才、促進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平臺。
該社區立足全球視野,邀請全世界的青年參與,旨在為青年們提供一個自由放飛想象的平臺。社區將匯聚藝術、文學、音樂和市集等多樣化形式,成為未來生活方式的實踐地。同時,它繼承古人智慧,提供可持續的美好生活提案,構建與當地共創共富的發展模式,致力于成為人們生命力修復的道場,讓每個有趣的靈魂在這里綻放。
釣源論壇的成功舉辦,對釣源古村乃至整個鄉村振興事業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在思想層面,為鄉村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激發了各界對鄉村振興的關注和熱情。在實踐層面,簽約項目的實施將推動釣源古村產業升級,提升村民收入水平;「鄉漂漂」社區的運營將吸引青年人才,為鄉村注入創新活力。
Part 5、來自十里芳菲的邀請
為了尋找同類,我們創造了一個十里芳菲的世界,我們希望未來國際青年「鄉漂漂」社區有望成為鄉村振興的新樣板。我們以最誠摯、最溫柔的心意,邀請每一位眷戀鄉村、愿為鄉村建設傾心盡力的朋友,無論您是 “鄉村運營師”“主理人”“新農人”“設計師”,還是 “文學愛好者”,都請來加入我們的社區吧。讓我們一同打造出地球上最幸福的村落之一!
每年我們都會舉辦幾場不同類型的主題論壇。它們都圍繞「生命因鄉村而豐盈,文明因鄉村而復興」這一美好的主題緩緩鋪陳開來。如果您的心中也悄悄萌動著對鄉村的熱愛與好奇,那不妨來加入釣源論壇吧。在這里,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們相聚,讓心靈相互碰撞,共同勾勒出最美鄉村的真實畫卷。
關于“釣源論壇”
「釣源論壇」,是由未來鄉村發展聯盟、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浙江人文經濟研究院、中國農民研修學院主辦;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鄉村振興學院、浙商總會文化創意產業委員會協辦;十里芳菲文旅集團、江西財經大學鄉村振興產業管理創新中心承辦的在釣源古村發起的一場關于「生命因鄉村而豐盈,文明因鄉村而復興」的專業論壇及系列體驗活動。
它是一個以“鄉村、文化、生命、生活”為關鍵詞,由全球廣大鄉村愛好者自愿參與及發起的關于鄉村復興與生命質量相關話題的高質量交流平臺。每場論壇都將圍繞「生命因鄉村而豐盈,文明因鄉村而復興」的主題,共議鄉村的全要素發展范式。與會嘉賓將就鄉村的有機治理、有機生產、有機生活、村落與文化、村落與科技、村落與生活美學、村落與文創等命題提出見解并作開放性討論和交流。
論壇主題:
「生命因鄉村而豐盈,文明因鄉村而復興」
主辦單位:
未來鄉村發展聯盟
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浙江人文經濟研究院
中國農民研修學院
協辦單位: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鄉村振興學院
浙商總會文化創意產業委員會
承辦單位:
十里芳菲文旅集團
江西財經大學鄉村振興產業管理創新中心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