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為增強我國農業產業競爭力,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日前,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全國農業科技創新重點領域(2024-2028年)》,聚焦農業新品種培育、耕地質量提升、農機裝備研制、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畜禽水產疫病防控、高效種植養殖、綠色低碳農業、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制造、農產品質量安全、鄉村發展十大領域。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整體上處于從研發跟蹤、技術追趕、模仿創新向自主創新轉變的關鍵時期。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必須認識到農業科技國際競爭新形勢,把農業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緊盯農業科技前沿,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農業科技創新制高點,塑造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培育壯大農業新質生產力。
數據顯示,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2%。針對不同領域,文件提出主要目標及細化重點方向。比如農業新品種培育領域主要目標是以種質資源保護為基礎、自主創新為核心、供種安全為底線,推動育種技術體系迭代升級和生物育種研發應用,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其重點方向為培育高產優質、多抗廣適、節本增效的水稻、小麥、玉米等品種及耐鹽堿作物品種,開發自主可控的智能化種質資源儲存等。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制造領域主要目標則是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增強農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其重點方向為開發農產品保鮮和儲運等減損保質新技術,研究新型食品資源開發技術等。(記者 高娜)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