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經驗種田”到“數據種地” 智慧農業為夏糧豐產豐收保駕護航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5-14





      眼下,全國糧食生產進入關鍵期,各地搶抓農時,科技賦能,為糧食豐收奠定基礎。下面一起走進希望的田野。


      陜西:插秧用上新科技 智慧農業效率高


      在陜西漢中市,當地122萬畝水稻陸續進入插秧期,隨著農業新科技的廣泛應用,過去農民“一腳泥水一身汗”的傳統插秧方式正逐漸被更加智能,更有效率的現代化耕作方式取代。


      在漢中城固縣的龍頭鎮的一塊百畝連片的稻田里,現在這里有五臺插秧機同時在進行機械化插秧作業。除了傳統的有人駕駛插秧機外,當地也在積極推廣智慧農機,大家可以看到,這臺正在作業的就是一臺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插秧機。這臺無人插秧機可以精準走直線、自動掉頭,插秧的誤差控制在3厘米以內,一天作業8小時,可以完成近40畝插秧任務。


      農諺說:水稻要高產,育苗是關鍵。記者手里的秧苗有5到6片葉片,高度在18厘米以下,這樣生長狀態的秧苗非常適合機器插秧,這些秧苗來自距離這里不遠的智慧育秧工廠。在這個育秧工廠里,水稻育秧就像工廠生產流水線一樣,采用機械化運作,時間、溫度、密度等都能精準控制。育秧機上的秧苗排隊經過機器一側的噴淋設備,自動完成澆灌。不僅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育秧成本,還有效降低了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更重要的是,育秧大棚能將傳統的40天的育秧周期縮短到18天左右,育秧效率翻倍,時間減半,全年可為周邊農戶提供機插秧苗超過5000畝。


      今年由于天氣比較干旱,插秧時間要比往年延長十天左右,為了有序插秧,科學調度農業用水,他們通過這里的農業智慧管理平臺,實時收集數據,并對不同田塊的插秧時間、施肥時間、農管時間進行有序安排,提高農機的使用效率。通過無人插秧機、智慧育秧工廠、農業智慧管理平臺等多種科技的加持,為夏糧的豐產豐收提供支持。


      甘肅白銀:“機械播種+智能滴灌”玉米播種進度超九成


      白銀市地處甘肅中部,氣候寒涼,土地鹽堿化程度高,以種植耐寒耐旱、抗鹽堿的玉米、葵花等作物為主。當地也利用了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播種機,提高種植效率,目前玉米的播種進度已超九成。


      在白銀市平川區西格拉灘,這里的海拔在1400米至1600米。由于地勢高、氣候寒涼,播種時間較晚。這幾天,在當地的高標準農田里,多臺搭載著北斗導航系統的播種機正在作業,走一次就完成開溝、鋪膜、播種、水肥管道鋪設等工序。通過衛星定位,播種機能將播種誤差控制在2.5厘米以內,與傳統的人工播種相比,精準度提升了80%以上,且播種效率也提高了3倍。


      由于降水少,西格拉灘高標準農田里分布著十幾間小型泵房,每間泵房相當于一座小型蓄水池,技術人員通過電腦調整水肥比例,通過滴灌管道直達農作物根系,實現水肥同步精準供給。


      今年,白銀市預計種植玉米180余萬畝,目前播種進度已超九成。


      山西臨猗:植保無人機助力小麥穩產增收


      剛剛看到了無人插秧機和播種機,再來看看植保無人機。眼下,山西運城市臨猗縣的小麥進入灌漿期,這是穩產的關鍵時期,也是病蟲害的高發期。當地借助無人機對全縣的27萬余畝小麥實施一噴三防作業,確保穩產增收。


      在運城市臨猗縣猗氏鎮貴戚坊社區的一片麥田里,飛防人員熟練操控著植保無人機,正在對小麥進行一噴三防作業,霧狀噴劑被均勻噴灑在小麥的植株上。


      一噴三防是指,一次噴施葉面肥等混劑,防治病蟲害、干熱風、早衰,促進小麥增粒增重,確保增產豐收。采用無人機作業不僅大幅降低勞動強度,還能確保混劑精準噴施到小麥的葉面上。記者從臨猗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當地今年冬小麥種植面積27.43萬畝,一噴三防作業將在5月11日完成。預計6月上旬陸續成熟,開始收割。


      新疆喀什:380萬畝冬小麥進入抽穗期


      再到新疆喀什地區去看一看,目前當地的380萬畝冬小麥迎來抽穗期,當地組織農民搶抓晴好天氣,科學澆水、施肥,確保夏糧增產豐收。他們也用上了植保無人機。


      在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冬小麥種植基地,村民正在操作植保無人機開展病蟲害防治、施肥等工作。為了保證冬小麥在抽穗期間能更好地開花和灌漿,在前期的拔節、分蘗期,當地都進行了合理的灌溉施肥,力爭穩產高產。


      今年,新疆喀什地區種植380萬畝冬小麥,其中巴楚縣冬小麥種植面積達26.5萬畝。當地及時組織農民開展小麥病蟲害防治等管理工作,同時派出農技人員走進田間地頭,指導農民解決技術難題,全力確保冬小麥豐產豐收。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