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夏”智變農機跑出“新速度” 解鎖多維夏收“快跑”密碼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03





      又是“三夏”農忙時。眼下,麥收工作正由南到北有序推進。目前,全國小麥主產區整體的收獲情況是怎樣的?


      全國小麥大面積機收全面展開


      我國有四大小麥主產區,分別是西南麥區、長江中下游麥區、華北和黃淮海麥區、西北麥區。“國家精準農業應用項目數據服務平臺”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從5月15日西南麥區正式開鐮收獲到5月26日全國小麥大面積機收全面展開,小麥機械化收獲的重心由四川、湖北,逐步向河南、安徽和江蘇轉移。


      2025年“三夏” 農機跑出“新速度”


      這是一張結合2024年小麥機收數據制作的全國“三夏”農機“奔跑”軌跡圖。可以看到,冬小麥收割從在西南麥區的云南、四川等地,向長江中下游麥區湖北、浙江等地推進,之后兵分兩路,一路北上到達北京,一路直達河南。兩路農機群大軍會合后,向西北麥區的陜西、甘肅、寧夏、新疆出發。


      而追蹤2025年的麥收軌跡圖,我們發現與2024年對比,2025年夏收農機跑出了“新速度”。以湖北為例,截至5月22日,湖北已完成大面積收割,2024年作業周期21天,2025年的作業周期17天,同比縮短19%。


      奔跑的“三夏”·夏收里的“加速度”


      截至5月26日17時,各地已收夏糧小麥超7000萬畝,日機收面積連續3天超過400萬畝。到底是哪些因素在提升夏收的“加速度”?


      大馬力農機讓夏收跑出“加速度”


      夏收跑出了“加速度”,大馬力農機是關鍵。在湖北省棗陽市七方鎮,農機手宋德田正駕駛著2025年新買的12公斤大喂入量收割機。他算了一筆賬,這個收割機收獲10畝地用20分鐘,比過去的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購買時還有4萬元的補貼,兩年之內就能回本。


      高標準農田讓夏收跑出“加速度”


      2025年,不少農機廠家對收割機迭代升級,將收割機割臺中的絞龍直徑從400毫米增加到610毫米,伸縮扒尺也由直排式變為螺旋式。同樣100畝地,大馬力收割機的收割效率,比一般的收割機快1個多小時。夏收“跑”得快,不僅因為市場上大喂入量的收割機增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以前“巴掌田”的小地塊,變成了“連片的高標準農田”。


      AI助力農機跨區作業精準調度


      除了大馬力農機和高標準農田的助力,越來越多的AI大模型也讓“三夏”跑出了“加速度”。“80后”李樹偉已經做農機手十多年了。2025年,他用上了一款新升級的農機跨區App。這款App運用遙感衛星,檢測小麥種植多項數據,經過AI處理后,再疊加多年的農機跨區作業歷史軌跡數據,預測出小麥的最佳收獲時間,為機手提出跨區建議。


      AI不僅能對農機跨區作業實現精準調度,也能及時對農機進行維修。在湖北省襄陽市黃龍鎮潘明村的1000畝大田里,6臺收割機正趕在雨前搶收。突然,一臺收割機出現故障,但20分鐘后,農機服務車就及時趕到。


      這個維修隊是由后方的農機維修平臺在5天前調度過來的。因后臺預測,2025年,湖北襄陽提前進入了收割高峰期,將有1300臺農機進入,這個維修隊就被緊急調度過來。而能實現這樣的精準調度,正是因為2025年農機維修服務平臺接入了AI大模型。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