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季拋果”到“全年銷” 藍莓產業快步走向精深加工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05





      近幾年,藍莓在我國市場上的價格呈下降趨勢。市場調查顯示,今年藍莓價格持續跳水。在我國多地市場,一盒125克裝藍莓在零售端的價格已跌至“個位數”。曾經售價高達每公斤320元、有著“貴族水果”之稱的藍莓,如今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零食標配”。業內人士表示,在“零食化”的推動下,我國藍莓產業將加速向精深加工升級。


      鮮果價格持續跳水


      今年4月以來,國產藍莓大規模上市。5月中上旬,在江蘇省南京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售價較高的“怡顆莓”品牌14毫米規格的鮮果批發價在每公斤60元左右,折算下來,一盒125克的藍莓僅賣7.5元;其他品牌的藍莓價格也都有所下降,22毫米規格的大果藍莓批發價在每公斤74元左右。有商戶表示,今年的藍莓價格同比下降了三成左右。


      近期,零售端的藍莓價格也很親民,10元左右一盒(125克)的藍莓越來越常見。在山東青島,大果藍莓的市場價普遍在每斤40-50元;在廣東廣州的多家水果專賣店中,125克的盒裝藍莓售價在10-15元之間浮動,最便宜的9.9元就能買到一盒,折合每斤40-60元;在北京的部分連鎖超市中,125克的盒裝云南藍莓售價已跌破10元。


      業內人士表示,2012年前后,我國的一些企業開始將海外的藍莓引入市場。2012-2019年期間,藍莓在我國市場上的售價曾漲至每公斤320元。自2020年起,藍莓的價格開始逐年下跌,從最高的每公斤200多元降至如今的100元左右。


      產量提高是主要因素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正高級實驗師閭連飛表示,藍莓價格持續跳水,與近年來我國藍莓種植面積的擴大和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密切相關。


      我國對藍莓的研究始于1959年。在2000年之前,藍莓的引種和栽培技術研究主要由科研機構承擔,尚未實現商業化種植。2000年,我國第一個進行規模化種植、生產、包裝與鮮果銷售的藍莓基地在山東省青島市建立。此后,多地相繼對藍莓進行了引種試栽,我國藍莓產業進入了商業化種植階段。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已有超過20個省市區開展藍莓種植,總面積約45萬畝,產量約2.5萬噸。2020年,我國的藍莓種植面積和總產量躍居世界第一,種植面積達99.62萬畝,產量達34.72萬噸。截至2024年,我國藍莓種植面積已超過140萬畝,總產量70萬噸,位居世界第一。


      除了種植面積的擴大,我國藍莓產量的提高也得益于種植模式的優化以及品種的更新換代。


      設施農業的推廣為藍莓提供了不受季節和氣候限制的生長環境;無土栽培解決了藍莓對土壤條件要求較高的問題;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使農戶在種植藍莓的過程中實現了精準化的水肥管理、病蟲害監測和產量預測。


      近年來,我國從國外引進了L11、L25、F6等多個優良藍莓品種,這些品種具有果實大、口感好、抗病性強、易采收等優點。同時,我國科研機構也不斷加大藍莓育種方面的研究力度,自主培育出了綠寶石、薄霧等多個適應國內氣候條件和市場需求的新品種。


      產業鏈不斷延伸


      隨著藍莓價格的持續跳水,以年輕人為主的消費群體開始將藍莓當作休閑零食食用。業內人士表示,除種植面積和單產提高所帶來的價格下降外,從食用角度來看,藍莓富含花青素,具有較強的健康屬性,食用時不用剝皮、吐籽,相對方便,契合了當下消費者健康化、便捷化的零食需求;從供應角度來看,我國的藍莓產區分布較廣,各產區的鮮果上市時間不同,藍莓鮮果已基本實現了全年供應。這些因素為藍莓的“零食化”提供了重要助力。


      面對藍莓鮮果價格下降的現狀及“零食化”趨勢,業內人士建議,各藍莓產區應避免鮮果扎堆上市,可通過合理搭配不同熟期的品種、利用立體氣候進行差異化種植等方式,實現鮮果錯峰、分批上市;同時持續提升栽培技術,提高單產和品質,增強產品競爭力。


      業內人士同時指出,藍莓的“零食化”促使產業鏈不斷延伸,開發精深加工產品、實現三產融合,成為藍莓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


      目前,我國多地正以此推動藍莓產業的發展。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近年來著力延伸藍莓產業鏈,將藍莓與大健康產業深度融合,推動藍莓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等協同發展。懷寧縣科技小院團隊以藍莓精深加工問題為導向,研發出超聲波輔助萃取協同生物酶解技術、采后干化原料預處理協同混菌發酵技術等多項技術成果,并與企業共同研發出高花色苷藍莓汁、藍莓白蘭地等一系列精深加工產品。2024年,懷寧縣藍莓種植面積9.5萬畝,藍莓產業產值達85億元。今年,該縣藍莓深加工能力將達到10萬噸,藍莓產業年產值有望突破100億元。


      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近年來大力發展藍莓精深加工,目前已培育出規模加工企業16家,年加工能力達5萬噸,形成了包括鮮果、凍果、果汁、果干等的多元產品矩陣,使藍莓從“季拋果”變為“全年銷”,有效平抑了市場價格波動。同時,該區還組建藍莓協會,使50余家企業實現品牌共建,統一使用“黃島藍莓”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在線上開設官方旗艦店,在線下開發藍莓主題采摘游、科普研學線路等,年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拉動消費3億元。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近幾年建設了配備凍干、真空脫水果干、果醬、果粉、果點生產線及包裝生產線的果蔬深加工產業園,重點進行藍莓的深加工;打造了藍莓小鎮,并以智慧冷庫為依托,建成了現代商業綜合服務體,鏈接全國水果資源及市場,大力提升藍莓附加值。2023年,麻江縣藍莓種植面積8.56萬畝,產量3.89萬噸,產值8.04億元,全縣出產的藍莓70%用于精深加工。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更多藍莓產區及相關企業將在產業鏈延伸方面發力。在零食健康化潮流的推動下,藍莓果干、藍莓凍干、藍莓果汁等精深加工產品將不斷推出,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