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看天吃飯”轉向“旱澇保收” 小麥豐收新麥上市 價格有望穩中有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14





      記者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今年全國小麥總產量預期仍將保持在歷史高位,并且無規模性赤霉病、倒伏等情況發生,小麥面筋含量高,品質普遍好于上年,為保障市場供應奠定堅實基礎。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 韓一軍:小麥品質非常好,對新麥的上市,包括流通企業和加工企業的收購積極性是非常好的促進和提升。今年,以小麥為主的夏糧收購量有多達8500萬噸,比去年大幅提升。


      專家告訴記者,今年國家繼續在小麥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價格為每斤1.19元,較去年每斤提升一分錢。在新麥集中收購的6月1日至9月30日,主產區小麥市場價只要連續低于最低收購價,中儲糧就將按程序及時啟動托市收購,將對小麥市場運行形成“底部支撐”,方便農民賣糧。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 韓一軍:今年1到4月份,我國進口小麥只有106萬噸,比上年大幅度減少了83%,為國內的市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預期。國內的小麥價格是穩中有升,為新麥的上市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市場環境。


      專家表示,進口小麥主要用于國內市場品種調劑,在我國小麥連年豐收、國內外價差不斷縮減的背景下,預計后期小麥進口量仍將呈大幅下降的趨勢。


      需求提升 帶動小麥市場價格有望穩中有升


      小麥收購規模增加,帶動市場需求提升。小麥都有哪些消費渠道,今年市場表現如何,繼續來看專家的解讀。


      專家告訴記者,小麥消費主要分為制粉消費、工業消費和飼用消費。制粉消費主要用于制作小麥面粉,并加工成蛋糕、面包等食品,飼用消費則用于飼料養殖,工業消費主要用于釀酒、制作調味品等方面。今年以來,小麥制粉消費預計保持高位平穩,飼用消費有所增長,小麥總需求將有所提升。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 韓一軍:從需求的角度,我們(小麥)最多的消費是口糧消費,也就是制粉消費。我們的制粉消費也是在增長。截至目前,中小型面粉加工廠的開機率是將近33%,為過去三年來最好水平。


      作為全年糧食生產第一季,夏收糧油作物主要是上年秋冬季播種的小麥和油菜。小麥是重要的口糧,以小麥為主的夏糧占到全年糧食生產的比重約為四分之一。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 韓一軍:夏糧的豐收,包括它的價格走向,實際上對全年糧食的價格走向有一個基礎性作用。剛剛上市的新麥,它的價格是穩中有升的態勢,為后續全年的糧食價格走勢開了個好頭。


      小麥收獲由“看天吃飯”轉向“旱澇保收”


      今年以來,部分小麥主產區遭遇氣象干旱。優質小麥如何抗旱穩產? 應對不確定天氣的底氣來自哪里?


      今年以來,我國河南、安徽、陜西等局地出現不同程度的干旱天氣,對農作物生長產生一定影響。針對局地旱情,我國5320余處大中型灌區充分發揮抗旱保灌主力軍作用,累計灌溉面積近3億畝,冬小麥主產區受旱較為嚴重的河南、陜西、山西等省386處大中型灌區累計灌溉2713萬畝,灌水量超過30億立方米,為保障夏糧豐收提供了堅實支撐。


      專家告訴記者,作為受天氣影響最大的農作物之一,小麥的成長周期要經歷一年四季,并克服旱澇、病蟲害等困難。為了保障市場供應穩定充足,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廣良種、良法、良機、良田“四良”融合,促進農業增產增效。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 韓一軍:在七八年前,甚至十年前左右,我們機收的損失率(達到)4%到5%,現在全國普遍控制在2%以下。


      隨著越來越多優質新麥上市,下一步,各地將積極做好小麥儲備收購工作,為小麥市場注入新活力。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