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廬江:多彩群眾文化 扮靚城鄉村居


    文化場館群眾管,非遺文化有傳承,紅色文化成亮點——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9-17





      群眾文化是城鄉村居文化建設的靈魂,也是城市文化的基石。近年來,安徽省廬江縣城鄉村居結合自身實際,挖掘優勢資源,推動基層文化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目前,豐富多彩和獨具特色的群眾文化,已成為廬江縣城鄉村居的一張亮麗名片。
     
      文化場館群眾管活動內容自己定
     
      為使社區公共文化場館真正為民所用,廬城鎮各社區建立起群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讓群眾成為社區文化場館使用和管理的“主人”;創辦獨具特色的文藝組織,在社區營造出濃郁的文化氛圍。
     
      過去,廬城鎮習慣事先設定公共文化場館服務項目,但效果總不盡如人意。如今,該鎮將文化場館項目內容交給群眾自己定,讓社區公共文化場館的文化惠民功效日漸顯現。不僅如此,該鎮還徹底打破傳統社區直接管理文化場館的做法,通過發掘社區能人,培育和扶持群眾文化組織帶頭人,讓群眾成為文化場館使用和管理的“主人”。
     
      獨具特色社區文藝組織的建立,讓文化場館“活”起來。目前,該鎮已成功孵化和培育了100多個文藝團體。
     
      非遺文化有傳承群眾活動多姿彩
     
      每天傍晚,在廬江縣盛橋鎮政府旁的廣場上,都有一群姑娘跳花挑舞。目前,花挑舞已成為盛橋鎮引人注目的文化品牌,并且被列入合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花挑舞表演時,演員肩挑花籃邊走邊唱,唱詞多為民間唱本,也可現場編唱。
     
      為弘揚和傳承這一非遺文化,該鎮成立了“盛橋鎮鄉民間業余藝術團”,成員人數從最初的十幾人發展到如今的200余人,還曾奪得安徽省民間舞邀請大賽銀獎。當地花挑舞第4代非遺傳承人孫照祥說:“如今,我們這里幾乎人人都會唱花挑歌、跳花挑舞,這一非遺文化傳統一定能發揚光大!”
     
      紅色記憶能留住社區文化添新色
     
      紅色革命文化是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近年來,廬江縣湯池鎮湯池社區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邀請老戰士進社區講紅色故事,開展口述歷史活動,并完成了老戰士影像留存和故事整理工作,使紅色文化在社區歷久彌新。
     
      湯池社區轄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英雄人物眾多。為了把這些老戰士的珍貴影像搶救記錄下來,把他們的革命故事挖掘整理出來,社區聯合縣檔案館和文廣新局,啟動紅色口述歷史活動,挖掘優良革命傳統事跡;圍繞重大歷史事件開展征集活動,撰寫記錄,突出人物專訪,編印了《社區德育檔案館——紅色口述史資料集》。
     
      轉自:安徽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