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450.5萬元的起拍價開始,這支“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新型弱毒疫苗”就顯示出不同凡響的一面。數位競買者頻頻舉牌,現場“飆價”……三十二輪的拉鋸下來,“神秘”買家笑到了最后,4050萬元的落錘價格,讓這支疫苗成為本屆拍賣會上的“標王”。
這是10月31日,發生在山東省農科院首屆科技成果秋季拍賣會上的情景出乎了人們的意料。盤點下來,24項科技成果參與拍賣,全部溢價拍出,總起拍價格5430.6萬元,成交超1.1億元,溢價率103.38%。其中,5項成果拍賣價格超過1000萬元。
長期以來,成果轉化問題一直是科技創新領域的熱點、重點,也是難點和堵點。如何破解?這一場拍賣會是一種新嘗試。
“這次由科研單位既作為成果完成單位,又作為拍賣發起人的農業科技成果拍賣會,構筑技術+資本+企業創新機制,這在山東省是第一次,在全國也不多見。”山東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李長勝向記者表示,這一舉動為農業科技成果走向市場探索了新的模式。
山東省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趙智中的兩項成果,即大白菜新品種“魯秋白3號”、大白菜新品種“魯夏秋55”以獨家經營權的形式參與拍賣,起拍價為39.95萬元、40.9萬元,成交價為50萬元、51萬元。
“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他向科技日報記者坦陳。以“魯秋白3號”為例。對北方大白菜的主產區來說,病毒病、軟腐病、霜霉病是大白菜的“三大痛”,而“魯秋白3號”的厲害之處在于“對三大病都具有獨特免疫力”。“十年磨一劍”之后,他們的這一重磅成果最終新鮮出爐。
在拍賣會現場,最引人注目的無異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新型弱毒疫苗的生產經營權”。它以4050萬元的價格艾美科健中國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以成功拍下,成為本次拍賣會上的“標王”。
“從當前市場來看,這個價格非常值得。”“神秘”買家不神秘,中標企業動保事業部總經理李繼峰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這項新技術能夠改善當前免疫豬體存在免疫抑制、疫苗毒病毒血癥存在時間長、交叉保護力不強的問題。”
來參加拍賣會之前,以李繼峰為代表的眾多競買者“做足了功課”。
“我們計劃進軍畜禽生物制品生產和銷售領域。正好了解到山東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成功研發出這種疫苗,填補了國內、國際空白,要拍賣,我們就來了。”他透露,“我們事先做過市場調研,中國市場每年出欄6億頭左右生豬。這種疫苗的市場需求潛力大約有30億元。只要資金、設備、技術等到位,我們有信心開發利用好這項成果。”
現場的24項品種和技術,涵蓋了作物、蔬菜、果樹、疫苗、農機、農藥等領域,部分成果居國內同領域領先水平,有些成果更實現了國際領先。
拍賣者喜歡,競買者高興,作為“母體”的山東省農科院更是探出了新模式,打通了農科成果邁向市場的“最后一公里”。
一場拍賣會,最終實現了三贏。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李才林
轉自: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