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菜高效移栽新技術助力提升我國食用油自給水平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2-01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與揚州大學日前成功研發出一項新技術,通過提前在秧盤中育苗“成毯”、再用高速移栽機將“苗毯”切成苗塊栽插到田里,突破了油菜傳統育苗無法進行機械高效移栽的難題,有助于提升油菜生產效率和產量,提高我國食用油自給水平。


      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占國產植物油總量一半左右。雖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我國油菜的機械化生產水平一直較低,尤其是移栽機械化幾乎為零。


      據研發團隊首席專家、農業農村部油菜機械化專家組組長吳崇友介紹,我國油菜種植以冬油菜為主,種植面積約占全國90%,采取“油稻輪作”種植方式。


      “由于前茬水稻生育期不斷推遲,冬油菜錯過10月中旬最佳播種期,導致產量降低、面積縮減。”他說,“冬油菜的茬口問題通常靠提前育苗解決,但傳統育苗密度低、占地多、無法進行機械移栽,極大影響了效率和產量。”


      從2010年起,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和揚州大學聯合科研團隊開展技術攻關,研發油菜毯狀苗高效機械化育苗移栽技術。試點以來,這項技術的育苗密度每平方米可達2400-2800株,比傳統育苗提高了20-30倍。


      “油菜毯狀苗帶土移栽,更易成活。”據吳崇友介紹,這項技術采取“切塊取苗+對縫插栽+推土鎮壓”的機械移栽方式。提前在秧盤中育好的油菜苗呈草毯狀,放在特制的移栽機上,可以像水稻插秧一樣栽種。


      “新研發的移栽機還具有耕整地、滅茬功能。水稻收獲后,不需任何處理即可一次完成整地、開溝、移栽等作業,實現多種土壤條件下的油菜高密度、高效率移栽。”吳崇友說。


      目前,機械單行栽植頻率最高可達300次/分鐘,是人工移栽的60倍以上。吳崇友說,這項技術尤其適合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黏重土壤,在其他地區也可推廣。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王漢中認為,機械高效移栽技術的出現,使得油菜種植像水稻插秧一樣方便快捷,在提高作業效率的同時大幅降低勞動強度和作業成本,實現稻、油兩種作物無縫銜接、產量效益共同提升。


      吳崇友認為,油菜毯狀苗育苗和高效移栽,有助于開發利用更多的冬閑田,擴大油菜種植面積,增加油菜產量,對我國食用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建立油菜全產業鏈綠色生產模式

      從中國農科院油料所了解到,通過集成產前、產中、產后九大關鍵技術,我國油菜生產模式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田間到舌尖”的全產業鏈綠色高產高效生產模式,實現油菜產業增產增收
      2017-05-22
    • 重慶市忠縣馬灌鎮種下萬畝油菜花背后的經濟賬

      忠縣馬灌鎮以油菜花帶動鄉村旅游為突破口,引來游客、引入老板、引回外出務工村民,帶動300戶貧困戶脫貧,成功打造了“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鎮”“中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
      2019-04-09
    • 湖北油菜奏響“多功能旋律”

      湖北油菜奏響“多功能旋律”

      油菜蜜是我國的大宗蜜種。蜜用,只是油菜的功能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傅廷棟說,油菜可以油用、菜用、花用、肥用、飼用、加工,是南方水田輪作中最理想的冬作物,是多功能利用最全面的作物。
      2019-04-30
    • 重慶市油菜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呈現五大亮點

      重慶市油菜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呈現五大亮點

      重慶市按照農業農村部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項目的有關要求,在潼南、南川兩個區縣深入實施油菜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40余萬畝,隨著本季油菜生產收獲,項目呈現五大亮點。
      2019-06-03

    熱點視頻

    山東省委審計委員會召開第五次會議 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 確保審計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山東省委審計委員會召開第五次會議 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 確保審計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