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常山胡柚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2020—2022年)行動方案發布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2-03





      “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28日在浙江省常山縣舉行。本次活動以“聚力常山·共贏未來”為主題。常山胡柚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2020—2022年)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在大會上由常山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成員戴根林發布。
      
      行動方案提出了胡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到2022年,力爭全縣常山胡柚(含香柚,下同)種植總面積達到13萬畝,鮮果總產量達到16萬噸;衢枳殼原藥材總產量達到8000噸,胡柚果品深加工占比達到40%以上;完成“兩鎮兩園五中心”產業功能布局;胡柚全產業總產值達到35億元以上;到“十四五”期末,及2035年遠景目標,產業縱橫融合、三產有機融合水平全面提高,“雙柚”全產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


      行動方案明確了五大主要任務。一是堅持向種植端發力,提高鮮果精品率。大力實施“百千萬”基地建設工程。培育100畝胡柚規模化種植主體100戶以上,1000畝胡柚聯片基地10個以上,10000畝基地1個。到2022年,全縣新增胡柚、香柚基地15000畝以上。


      大力實施標準化果園創建工程。到2022年,全縣新增胡柚優質果園、美麗果園、放心果園、數字果園30個以上;創建衢枳殼道地藥材基地1萬畝以上,培育衢枳殼原藥材領軍型企業10家以上。


      二是堅持向研發端發力,提高科技貢獻率。加大研發投入。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科技研發專項資金,支持與引導政、企、校、所、會“五方”同頻共振,合力開展科研攻關。


      組建研發團隊。主動“攀高枝”“借外腦”,聘請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等業界頂尖機構專家,組建研發團隊,加快突破科技瓶頸。


      制訂研發清單。加大胡柚藥用化等基礎性研究,力爭2022年常山胡柚(常山柚橙)加入《中國藥典》2020年版增補本;加大胡柚功能化等專業性研發,力爭2022年底前,在飲、食、茶、健、美、藥、香、料等八個方面深加工產品開發取得一批新成果。


      三是堅持向鮮銷端發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嚴控等外果入市。按照“優果鮮食、劣果加工”的思路,對散戶種植的胡柚果品,由縣“兩山銀行”負責存儲或收購,分選上市,保質保量。


      擦亮“常山胡柚”公用品牌。強力實施“精品路線、高端市場”營銷戰略,強化市場“亂象”整治,全面提升“常山胡柚”公用品牌社會影響力。


      精準開辟銷售市場。線下,充分發揮異地商會、寓外鄉賢等資源優勢,在長三角等地區設立一批精品直營店、連鎖店;線上,選擇“龍頭”企業主營互聯網市場,加強培育“電商+”平臺。


      四是堅持向加工端發力,提高產業支撐力。強化規劃引領。認真編制胡柚加工制造業發展規劃,加快胡柚研發成果轉化步伐。


      強化龍頭培育。到2022年,全縣胡柚飲料類、功能食品類、中藥類加工產能、營銷市場進一步提升拓展,力爭全縣年加工消耗胡柚鮮果達到7萬噸以上。


      強化功能配套。到2022年,力爭打造綜合服務、數字管理、科技孵化、物流交易、文化展示5大中心,進一步優化產業鏈生態圈。


      五是堅持向旅游端發力,提高三產融合度。樹立示范標桿。到2022年,結合“兩鎮”、“兩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建成一批“農旅+”“文旅+”“運動+”等休閑旅游產業新標桿。


      集成宣傳推介。進一步挖掘胡柚起源、宋詩之河等文化題材,持續做深“胡柚娃”文化融入文章,適時舉辦胡柚“賞花游”“采摘游”等文化活動,運用“網紅”直播、抖音等新載體,講好常山胡柚故事。


      行動方案提出,未來常山縣委縣政府將統籌集成政策措施、集成推進力量、集成項目資金、集成實施主體,加大扶持力度,相繼出臺《加快鄉村振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試行)》、《關于推進土地大流轉推動產業大提升的若干意見》、《常山縣招商引資優惠獎勵政策》等相關扶持政策,每年安排財政專項資金,整合中央省市各級財政補助資金,合心合力合拍,著力破解胡柚產業發展瓶頸,一任接著一任干,助推常山胡柚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由中共常山縣委、常山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本屆論壇以“聚力常山·共贏未來”為主題,設置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探尋·柚油魅力、對話·宋詩之河、品鑒·鮮辣常山、攜手·治理創新、展演·精彩“三山”六大系列活動,并邀請了國家有關部委、省市及部門有關單位領導、周邊縣(市、區)領導、專家學者、農林供銷等嘉賓、客商、媒體記者等參加。 


      轉自:新華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