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型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2-15





      “請看背景墻,這是天、空、地一體化智慧農業系統示意圖。”在安徽宿州市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管委會智慧農業大數據處理中心,管委會主任張梅介紹,天上,采用北斗導航衛星信息構建園區北斗衛星導航時空體系,同時采用遙感衛星信息構建園區遙感數據庫,進行高精度衛星地圖展示;空中,采用具有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的植保無人機、農田調查多用途無人機、航拍無人機,進行高精度定位導航飛行;地面,建設大田物聯網系統,包括氣象站、土壤墑情傳感器、視頻監控等設備設施,將所有數據通過專線傳輸到數據中心服務器,通過系統軟件平臺進行操作和展示。


      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管委會農業發展部部長侯祥輝告訴記者,數據中心通過數據處理模型,進行墑情、土壤養分、農田小氣候情況、作物長勢情況和災害預警分析,并形成統計報告、分析報告和對策。數據中心通過互聯網、手機APP、微信等方式將相關信息發布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近年來,宿州積極推進互聯網與實體產業的深度融合,正大力建設一批智慧農業示范基地,以實現農業生產的遠程在線監控和精準化管理,讓農業生產更便捷、更優質。同時,加強在線服務平臺建設和信息資源共享,更好地讓農業服務數據化,讓信息資源創造價值。


      今年9月以來,宿州市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打造“生產智能化、產品綠色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字化、服務在線化”的數字農業新模式,重點建設“五個一”數字農業示范工程:建設一批數字農業示范基地。圍繞糧食、果蔬、養殖、農產品加工等主導產業,重點建設10個數字農業示范基地,打造宿州市數字農業產業帶,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型升級;搭建一個產業服務平臺。通過在線服務平臺建設和信息資源共享,構建信息惠農服務體系;構建一套農產品電商體系。將線上線下的商業資源與宿州本地企業對接,構建宿州高品質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體系,利用“互聯網”串聯“流通網”,讓宿州優質安全綠色的農產品銷得更快、賣得更好;形成一套數字決策監管體系。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對農業領域的數據進行匯集、整合、分析,搭建農業產業數據指標體系,實現“建、產、管、服”一體化、數字化,為政府的監督、管理、決策等工作提供支撐;打造一批優質綠色農產品品牌。為農產品辦理“身份證”,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可追溯,建立“宿優”農產品品牌庫,將更多本地優質產品打造成“品質可溯、品牌可信”的地標產品。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