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能源脫碳轉型勢在必行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1-06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球經濟陷入深度衰退,經濟活動一度被按下“暫停鍵”。推動全球經濟復蘇成為各國聚焦的關鍵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如何推動全球經濟實現低碳綠色可持續復蘇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影響人類社會的長期重要風險,成為重點任務。目前,已有多國陸續提出了自身的碳中和目標,并且在經濟復蘇計劃中納入了更多的綠色復蘇方案,推動碳中和以及實現綠色復蘇已成為全球趨勢。

      多國提出碳中和目標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定義,碳中和、氣候中性與二氧化碳凈零排放的含義一致,表示在特定時期內,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與二氧化碳移除量相平衡的狀態。

      富達國際提出,在歐洲綠色新政及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主張氣候優先的促使下,氣候變化將于2021年重登政治議題的首位。對2021年下半年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有望促成加快減排,各界寄予重要期望。今年中國、日本和韓國公布的“邁向零排放目標”顯示,在設定氣候變化議題上,亞洲所發揮的作用將愈來愈大。

      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匯聚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與此同時,包括歐盟、日本以及韓國等多個主要經濟體也相繼宣布了自身的碳中和目標。今年3月,歐盟以立法形式明確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也曾承諾在正式上任后將推動美國重返《巴黎協定》并且到2035年在美國實現無碳電力,在2050年之前使美國達到凈零碳排放。

      全球能源消費積極轉型

      而在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全球能源消費向更加清潔的能源轉型成為其中關鍵一環。國際能源署(IEA)在《2020年版能源技術展望》中提出,要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壞后果,全球能源系統必須大幅減少排放。能源供應、轉化和使用都必須推行更大的變革。具體而言,現有能源相關基礎設施累積排放的大部分預計將來自電力(55%)和重工業(26%)行業,而電力行業約80%的預期累積排放量將來自煤電廠。到2050年,現有燃煤電廠的年排放量將達到59億噸,接近當前水平的7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隨著世界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蘇,煤炭消費量預計將在疫情防控期間急劇下降的基礎上出現回升。新興市場的煤炭需求依然強勁,這有助于拉動其經濟發展。然而,為構建更加可持續的未來,很多國家已采取措施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尤其是對煤炭的依賴。在經濟活動恢復正常的過程中,綠色投資和技術進步有助于限制煤炭用量反彈,加快向清潔能源轉型步伐。

      而在降低對煤炭的依賴以及促進能源轉型方面,IMF認為,對于新興市場和低收入國家,國際社會可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例如建設可容納間歇式能源的電網所需的技術,如風能和太陽能),并限制對新燃煤電廠的融資(至少在有替代發電方式的國家進行限制)。更清潔的替代能源(如天然氣)也有助于幫助各國進行能源轉型,并構建更綠色的未來。碳捕獲和存儲技術可有效緩解對煤炭的依賴并促進轉型,但與太陽能和風能等其他低碳能源相比,目前該技術的成本競爭力相對較低。

      能源綠色發展正當時

      中國正在能源消費轉型之路上繼續前進。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月21日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提出,能源綠色發展對碳排放強度下降起到重要作用,2019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8.1%,超過了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標,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

      “中國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遵循互利共贏原則開展國際合作,努力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擴大能源領域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白皮書提出。

      此外,日本政府日前公布了“綠色增長戰略”,計劃到2030年風能發電量達到1000萬千瓦,2040年達3000萬至4500萬千瓦;到2030年將發電和運輸等領域的氫使用量從目前的200萬噸提高到300萬噸,2050年提高到大約2000萬噸。而德國聯邦政府今年也推出了《國家氫能戰略》,計劃投資90億歐元促進氫的生產和使用,希望氫能可以成為其應對氣候變化的脫碳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主題投資部門、可持續發展研究主管史蒂夫·弗里德曼分析稱,清潔能源或將成為21世紀經濟的關鍵支柱。很多可再生能源技術現今達到的經濟規模在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并且在價格方面與傳統化石燃料形成了強力的競爭。在交通領域也很類似,電動汽車價格預計將在5年內達到和大多數內燃機汽車相近的價格。此外,增強清潔能源傳輸的新基建也很有可能成為一個關鍵領域。

      全球經濟以及能源實現低碳綠色轉型任重而道遠,需要改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及能源消費模式,涉及領域十分廣泛,很難一蹴而就,過程中也充滿風險與挑戰,因此也更加需要加強國際間的合作。“我們相信,隨著世界邁向低碳經濟,加上太陽能和風能相對化石燃料越來越具價格競爭力,可再生能源有望能維持長期增長。減排以及提高能源效益的行動將會繼續支持電動汽車和其不斷發展的供應鏈。舉例來說,電動汽車包含越來越多的電子零件,對電子連接器制造商的需求將會繼續增加。”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旗下凱利投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主管瑪麗·簡說。


      轉自: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分布式光伏建設重點轉向中東部 高效組件稀缺等問題亟待解決

      在全面推進能源供給側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產業迎來大規模爆發。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容量1032萬千瓦,突破了1000萬千瓦大關。對于今后分布式能源的發展前景,業內人士則樂觀預測,20...
      2017-03-23
    • 煤炭業將推市場化債轉股示范性案例

      “煤炭行業可能會推出十個企業的市場化債轉股案例。”知情人士近日透露,銀監會與有關協會正在研究煤炭企業降杠桿等事宜,計劃推出一些示范性案例。
      2017-03-23
    • 政策力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日前發布,以加快提升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能力和水平,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017-03-24
    • 中國在建核電機組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環境保護部最新消息顯示,中國是核能核技術利用大國。中國現有36臺運行核電機組,20臺在建核電機組,在建核電機組數量世界第一。  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副司長史立山23日表示,核電是高效、低碳、清潔的優質能源,是戰...
      2017-03-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