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能源環境研究中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主辦的第13屆中國能源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記者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煤炭減量7.5個百分點,年平均下降1.5個百分點。同時,非石化能源上升3.7個百分點,年平均增長0.61個百分點。
論壇指出,我國多煤、貧油、少氣,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隨著我國清潔能源轉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進一步提高。同時,我國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較長時間內不會快速下降,“十四五”期間,推進能源革命與能源轉型仍任重道遠。
“‘十三五’期間,我國淘汰、關閉、置換30萬噸/年以下的煤礦800處,去產能24.3億噸。建成千萬噸級煤礦52處,核定產能8.21億噸/年,占產能1/5;煤電控制在約11億千瓦,清潔能源替代1.3億噸燃煤;散煤治理方面,淘汰35噸/時以下燃煤鍋爐,提高了65噸/時的燃煤鍋爐的能效。煤炭減量取得了一定成績。”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名譽委員張管生表示。
他說:“煤炭減量途徑已從總量去產能進入到結構去產能的新階段。提高清潔利用水平難度較大,要求更高。未來要實現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的包容式發展。在傳統能源方面,煤電、煤化工和散煤是煤炭使用的主要方面,其中散煤占煤炭消費總量的1/3,因此煤炭清潔化利用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元方泰(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喬海濤介紹了煤炭清潔化利用的一種新途徑。“醇氫能源燃料是以煤炭為原料的一種清潔燃料。醇氫燃氣是國家清潔能源的補充能源,具有與天然氣相當的熱值(為8100大卡),價格更低更環保。使用醇氫燃氣一個采暖季的費用為20元/m2~28元/m2,燃燒后主要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相關專家還提出幾點建議:一是未來需要按照能源革命的要求,盡快建立、實施、改進、完善現代能源系統;二是加強供給側改革,使能源高質量發展;三是重視消費側改革,加快能源消費方式轉變,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四是突出科技創新,占領能源發展制高點。
轉自:中國環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