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日前召開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媒體通氣會透露,2016年以來,中央企業關閉退出煤炭產能1.19億噸,妥善分流安置職工12萬人,提前完成去產能總體目標任務。
據介紹,通過去產能、環保安全督查等措施,我國改變了央企煤炭資源分布散、同質化經營、重復建設的局面。
央企的市場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央企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行業領軍作用和品牌全球影響力。國家能源集團24座千萬噸級礦井入選全國綠色礦山名錄;中煤集團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打造“數字中煤”,建成一批智能化煤礦示范工程,躋身《財富》世界500強行列。
中煤集團2016年以來關閉11座礦井、退出產能2450萬噸,核減產能2306萬噸,累計化解煤炭過剩產能4756萬噸,超額完成去產能任務。
“在去產能過程中,人員分流安置是重點和難點。”中煤集團總會計師趙榮哲介紹,中煤集團以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為抓手,堅持內部分流安置、外部就業創業并舉,通過整體業務外包、嵌入式勞務輸出、再就業技能培訓、內部退養等途徑,優先實現內部安置;還通過招商引資、專場招聘會、鼓勵自主創業等途徑,協助職工再就業。
在資金支持方面,中煤集團自籌安置資金15億元以上,確保人員分流安置工作有序開展。截至目前,中煤集團去產能礦井累計分流安置職工近3萬人,保持了企業和社會穩定。
轉自:中國煤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