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數天然氣市場格局的那些變化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8-05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天然氣市場出現供需情況改變、價格劇烈震蕩、貿易量持續增長等特點,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韓清梅認為,進入后疫情時代,天然氣對于全球能源系統脫碳化的可行性、經濟性、可持續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將更為凸顯。


      疫情對全球天然氣市場供需情況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從供應方面來看,據金聯創監測,2020年-2021年國際天然氣市場既經歷了供應過剩,也渡過了供給短缺,2022年烏克蘭危機推動了下游消費國天然氣市場供應多樣化進程。從需求方面來看,據IGU數據,2020年疫情的蔓延令世界經濟活動水平下降,全球天然氣需求下降了2%,不過2021年經濟反彈和局部天氣極端寒冷使天然氣需求同比提高4%。“盡管疫情對全球能源系統沖擊明顯,但是天然氣的可靠性和靈活性得到了市場的驗證,一方面保障了電力、供水、醫療設備制造、食品生產等社會關鍵部門的需求,另一方面天然氣供給也適應了疫情發生時間地點差異性帶來的需求量驟變的情況。”韓清梅表示。


      全球天然氣價格在疫情期間劇烈震蕩。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三個主要天然氣中心(荷蘭天然氣交易機構TTF、美國亨利天然氣樞紐Henry Hub和日韓LNG現貨交易市場)的天然氣價格降至歷史新低。據IGU引用RystadEnergy數據,2020年,TTF天然氣價格跌至每兆瓦1.2美元。2021年,隨著全球經濟活動的步伐加快,天然氣市場需求增長,亞洲現貨和TTF天然氣價格均創歷史新高。進入2022年,烏克蘭危機加劇了天然氣市場供應緊張的狀況,天然氣價格快速飆升。截至2022年7月15日,東北亞LNG現貨、TTF現貨和HH現價格分別為39.049美元/百萬英熱、47.171美元/百萬英熱和6.605美元/百萬英熱,同比漲幅達194.13%、304.83%和79.19%。


      疫情期間,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快速下降。據IGU數據,天然氣消費量在2020年同比減少2.1%。自2021年第三季度,天然氣開始面臨煤炭的替代性挑戰。不過,韓清梅認為,由于2019年以來全球碳排放量上升不符合全球減碳的主流趨勢,因此煤炭供給增加對天然氣的挑戰只是暫時的。


      全球液化天然氣貿易量在疫情期間實現了持續增長。據IGU數據,2020年全球液化天然氣貿易增長2%至3.62億噸,2021年增長6%至3.85億噸。其中,中國經濟增長強勁帶動進口的液化天然氣量不斷增加,2021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管道氣貿易在2020年有所下降,但在2021年有所反彈。


      后疫情時代,天然氣將在全球能源轉型和脫碳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韓清梅認為,天然氣將為能源行業提供近期、中期和長期的價值。短期內,天然氣可以在電力、工業和運輸部門直接替代煤炭和石油,也可以輔助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尤其可以彌補可再生能源為電網供電時發生的間歇性停供。此外,低碳氣體和零碳氣體(如氫氣、生物甲烷和天然氣)將與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燃料一起支持跨行業的深度脫碳。(記者 劉葉琳)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