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儲氫協同發展促綠電消納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26





      日前,TüV萊茵發布《氫能及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白皮書》指出,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與能源轉型日益迫切的背景下,氫能這一清潔高效且可再生的能源載體,正逐步成為引領未來能源變革的重要力量,為全球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新的路徑。預計到2030年,中國氫能年產量將達5300萬噸,位居世界第一。


      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長和氫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氫能產業步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電解水制氫技術的迭代日新月異,尤其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綠氫技術,正逐漸成為產業關注的焦點。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認為,未來,光儲氫扮演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將支撐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氫是重要儲能方式


      TüV萊茵全球電力電子產品服務副總裁兼大中華區太陽能與商業產品服務總經理李衛春表示,綠氫制備通過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的電力進行電解水過程,不僅能大幅減少碳排放,還為未來能源系統提供更清潔的解決方案。


      李衛春認為:"光儲氫的發展不是割裂的。氫支撐了光伏和儲能產業的進步。近年來,光伏發電裝機規模不斷擴大,規模化、商業化發展愈發成熟,給儲能和氫能產業創造了新的應用空間,帶動了儲能和氫能需求的快速增長。"


      TüV萊茵大中華區產品服務事業群副總裁夏波指出,新型能源體系下,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電力會有多種使用途徑,制氫是其中的一種。"實際上,氫能是能源的存儲介質,和電化學儲能殊途同歸,是一種重要的儲能方式。能源轉型給可再生能源和氫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提出,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不斷擴大,調峰調頻、長時儲能成為必需,氫能有望成為未來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能源形式。同時,氫能產業的發展將助推新能源產業創新和技術突破。


      多元消納不可或缺


      在業內人士看來,光儲氫協同發展對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將起到積極作用。


      隨著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加速建設,我國可再生能源高速發展。行業內有測算顯示,若以目前在建、核準、批復新能源總規模計算,2025年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可能下降,面臨挑戰。而當儲能規模在新能源裝機中的滲透率超過30%,新能源利用率增長將明顯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可以支撐電網,促進新能源消納,提高系統調節能力,提升電力安全保障水平,但隨著儲能規模持續增長,可利用電量或逐漸減少,新能源利用率可能出現增長率逐漸下降的情況。因此,發展"光儲氫"協同的多元消納方式不可或缺。


      "現階段,堿性電解槽更適合中國發展情況。中國新能源發展規模大,電解制氫體量大,且需要儲氫,堿性電解槽能滿足需求,是非常好的選擇。"李衛春說,"從技術角度看,技術路線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具備了發展潛質。未來,產業內企業需要考慮的更多是性價比問題,尋找最能提質增效的技術方向。"


      光伏企業積極布局


      隨著需求顯現,氫能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通道。李衛春說:"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清潔能源發電成本快速下降。光伏電力經濟性和競爭力開始顯現,為綠氫生產創造了條件。同時,中國頻頻發布相關政策文件引導、支持氫能產業發展,多個示范區和工業園區項目落地。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初,中國已有76個氫能產業園區項目落地。"


      《氫能及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白皮書》指出,預計到2060年,中國氫產量可達1億噸,創造規模高達5萬億元級別的巨大市場。


      不過,有色金屬分析平臺SMM分析稱,氫能市場尚處于發展階段,與成熟的光伏行業相比,氫能參與者較為分散;隨著光伏與氫能的耦合關系,一些頭部光伏企業開始進入氫能市場。


      李衛春認為:"如今氫能產業發展尚處于初期階段,在供應鏈、應用等方面面臨一定挑戰,需要全產業共同努力。作為第三方專業機構,我們也希望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標準制定和技術方案落地支撐企業發展,規避潛在風險。"


      夏波表示,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投資氫能,未來技術和產業將不斷推陳出新,氫能產業發展預期積極向好。(記者 董梓童)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