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北方部分地區都出現高溫天氣,用電負荷持續增長。能源企業加速天然氣儲備調度,保障迎峰度夏期間能源穩定供應。
在天津,一艘滿載9萬噸液化天然氣的運輸船靠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碼頭,這是這個站近3天接卸的第2船液化天然氣,今年已累計接卸液化天然氣超130萬噸,為華北地區迎峰度夏蓄能保供。
海上氣田作為距離廣東省最近的氣源地。近期,每天都有超過28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通過海底管道輸送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各大城市。
在珠海,金灣“綠能港”與荔灣3—1等海上氣田形成互補,供氣覆蓋廣州、佛山、珠海、中山、江門等城市。
風電 光伏等新能源夏季保障電力作用顯現
除了傳統能源,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近年來在迎峰度夏的電力保供中作用日益顯現。
在內蒙古庫布齊沙漠,國家“沙戈荒”基地重點項目——庫布齊新能源基地200萬千瓦光伏項目,進入6月以來日均發電量達1031萬千瓦時,進一步提升蒙西電網清潔能源供應占比。
在重慶,五洞巖風電場投運行業內首個風電智能優化控制系統,四排山光伏電站的無人機定期巡檢,使單個陣區巡檢時間從4小時縮短至30分鐘,金子山風電場的電子圍欄、自動消防、軌道機器人等全方位守護場站安全。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比重接近六成;其中以并網風電、太陽能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5.4億千瓦、9.9億千瓦,合計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44%。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與數據中心主任 侯文捷: 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提高,新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在四分之一左右。逐步成為新增電量的主體電源,對電量平衡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