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作物新品種約七成由南繁育成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17-04-10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郭安平9日在2017中國(陵水)南繁論壇上表示,據統計,中國全國育成的農作物新品種中約70%經過南繁,涉及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近30種。


      海南省農業廳副廳長、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局長寇建平表示,海南島是一個天然溫室,是育種專家的天堂,通過南繁,育種時間縮短1/3到1/2.


      郭安平說,始于20世紀50年代的南繁育種已成為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和新品種選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每年中國29個省(市、區)的700多家單位到海南開展南繁。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受訪時表示,南繁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沒有南繁,中國的農作物品種狀況是不敢想象的。


      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與會專家表示,南繁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著名玉米育種專家李登海舉例說,目前玉米市場需求出現很多新變化,如甜糯玉米很受市場歡迎,這對種子的需求也呈現多樣化,因而南繁的作用將愈發重要。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英國也表示,在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種業創新和需求多樣化的背景下,南繁的地位更重要。他舉例說,在非洲、東南亞等地需要中國的雜交水稻,南繁為中國種子特別是水稻的國際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據記者了解,2015年出臺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規劃(2015-2025)》,專門劃定了26.8萬畝適宜南繁科研育種的區域,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用途管制。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農業部:將培育一批“綠色”及突破性新品種

      農業部日前提出,通過構建上中下游緊密銜接,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中國特色種業育種創新體系,在現有品種水平基礎上培育一批節水5%、節肥10%、節藥15%以上的“綠色”新品種,以及優質專用、適宜機械化的突破性新品種,快速提升種業...
      2017-03-27
    • 我國農業植物新品種授權量超8000件

      通過不斷加大品種權保護力度,我國農業植物新品種權的申請量逐年增加。截至去年底,全國農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量超過1 8萬件,授權量超過8000件。
      2017-04-13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