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保險撐起農民“靠天吃飯”“保護傘”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17-05-05





      近年來,中國越來越重視對農業保險體系的建設。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農業保險提供的風險保障金額達到2.2萬億元,比10年前增長了約20倍,中國引導農民用“保險”規避農業風險正取得顯著成效。


      新蔡縣是中國農業大省河南省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長久以來,該縣由于境內地勢高洼不平,加之洪、汝河橫貫全境,農業旱澇災害頻發,但是卻鮮有人通過購買農業保險來降低損失。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知識匱乏、靠經驗種地的農民對陌生的農業保險有著本能的不信任。


      “以前不知道有農業保險,后來知道了,但是擔心不好理賠。”新蔡縣長楊莊村的村民楊青生說。


      2015年5月,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河南省組建了全省首家保險法人機構——中原農業保險有限公司(簡稱“中原農險公司”),主要任務是開拓本省的農業保險市場。


      2016年9月,中原農險公司的支公司設到了新蔡縣。為了推廣和方便農民購買農業保險,中原農險公司聘請當地有文化的村干部和能人充當該公司的農險協辦員。當年,楊青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首次為家里的16畝地買了一年的保險。


      “沒想到去年正好碰上小麥赤霉病,減產三成以上,最后保險公司按每畝50多元,賠償了900多元。”楊青生說,而自己為16畝地交的保費也不過170多元。


      看到楊青生等購買農業保險的人“嘗到了甜頭”,今年,長楊莊村764戶村民為全村的冬小麥都投了保。據中原農險公司新蔡縣支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像長楊莊村一樣的“整保村”(整村都投保的村莊)越來越多。


      2016年6月,該公司夏糧的承保面積僅為8.6萬畝,覆蓋54個行政村、2萬多戶;但截至目前,今年該公司的夏糧承保面積已達55.3萬畝,覆蓋177個行政村、5萬多戶。


      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農業保險的賠款支出達到348億元,是國家農業災害救助資金的10倍。在不久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中國決定在面向全體農戶的基本險基礎上,今明兩年還將在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選擇200個左右的縣,推出專屬農業大災保險產品。有專家認為,這將有力提升中國農業保險保障水平,從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健康發展。


      “不能光知道種地,也要學會規避風險。”楊青山是新蔡縣長楊莊村的村支書,他如今還多了一個身份“保險協辦員”。除了做農民和保險公司溝通的橋梁,楊青山還負責向農民宣傳保險知識。據介紹,在新蔡縣,像楊青山這樣的農險協辦員已有240多名。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