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縣的農業大縣蓬溪縣,2014年至今,累計培訓出1747名手持省級“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的農民。正是這些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人,堅守在田間地頭,為農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和動力。
從建國開始,黨中央就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始終把農業農村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任務來抓,根據不同的形勢,制定出臺不同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農業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但總體而言,我過“三農”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聚力推進“三農”工作。
一要推進改革促發展,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要著眼于貫徹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結合實際,著力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培育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村經濟發展質量。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堅持市場需求導向,發揮特色產業優勢,抓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降低生產成本、健全農業生產體系、補齊發展短板和提升勞動者素質等關鍵環節。
二要發展特色提質量,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現階段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必須在“特”字上做文章、“優”字上下功夫。要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大力建設優質農產品基地、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打造農業知名品牌、構建農產品安全保障體系,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提高農產品有效供給能力。
三要開放農業拓領域,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要全面落實扶持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政策,優化整合資源,組建企業集團,做大規模,培育一批生產型、加工型、外銷型農業小巨人。要培育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全面提升農產品科技含量,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做強龍頭企業,打造優勢特色農產品品牌,提高我國農業龍頭企業在全球的市場競爭力。
四要循環農業轉方式,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要大力推行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構建能量循環、功能互補、高效生態的種養循環利用機制;全面提高農產品品質,確保農產品安全;加快農業生產要素合理跨界配置,推動農業關聯產業連動集聚,拓展產業鏈,實現農村三次產業深度連接。
五要聚焦薄弱補短板,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是制約我過農業農村發展的最大瓶頸,加快農村公路和水保障設施建設依舊是今后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的重點任務。要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啟動縣鄉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實施農村公路改擴建,強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改善農村通暢通達條件。加快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農村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設施建設,著力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六要健全機制強服務,構建完善農村服務體系。堅持政府統籌引導,突出市場主體地位,進一步完善農村服務體系。要聚焦農產品的安全問題,加強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全程可追溯體系建設,加大農業綜合執法力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聚焦農業服務短板的問題,高度重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農業產學研合作,強化農業科技服務措施,應用信息化服務平臺,大力推廣農業科技成果,加快成果轉化應用,提高科技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全面提升農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