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大有可為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15





      日前從在天津召開的全國地熱資源調查評價研討會上獲悉,京津冀淺層地熱能等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情況位居全國前列,未來將大有可為。
     
      根據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熱資源調查評價成果,截至2015年底,我國年利用淺層地熱能對建筑物供暖制冷面積為3.92億平方米,其中京津冀8500萬平方米,約占全國的20%,是我國淺層地熱能開發程度最高、用于建筑物供暖制冷規模最大的地區。
     
      同時,數據顯示,到2015年底,全國水熱型地熱能供暖面積達1.02億平方米,而當年京津冀直接采用地下水供熱面積達7100萬平方米。
     
      據了解,京津冀地區地熱資源本身豐富,且開發和利用程度較高,正在成為我國最大的地熱城市群,不僅節約了化石能源,而且對環保意義重大。據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管局副總工程師張云霞介紹,目前天津利用地熱采暖的住宅小區有385個,供暖面積約2700萬平方米,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4萬噸。
     
      基于京津冀地區的地熱資源稟賦和開發基礎,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將組織開展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地熱資源調查評價科技攻堅戰,重點開展河北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天津東麗區等地區的地熱資源調查評價工作。
     
      事實上,與潛能相比,我國目前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只是開始。據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調查評價結果,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僅淺層地熱能年可開采資源量就折合7億噸標準煤,而2015年我國地熱能年利用總量僅為約2000萬噸標準煤。
     
      2017年初,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土資源部聯合印發的《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全國地熱能年利用量達7000萬噸標準煤,且專門規劃京津冀地區地熱能年利用量屆時達到約2000萬噸標準煤。
     
      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吉、曹耀峰均表示,京津冀地熱資源和開發經驗豐富,國家對該區域有著較高的期望,未來,京津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依然大有可為。
     
      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暘表示,20世紀70年代,我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第一個春天開始于京津冀地區,當時,李四光教授倡導了“天津地熱會戰”。現在,伴隨霧霾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等工作需要,在國家清晰的頂層設計下,“我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正迎來第二個春天。”(李鯤)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20年我國地熱能利用量將達7000萬噸標準煤

      2020年我國地熱能利用量將達7000萬噸標準煤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編制的規劃,2020年我國地熱能利用量將達7000萬噸標準煤,地熱能供暖利用量達4000萬噸標準煤。
      2017-10-19
    • 地熱發電路漫漫但前景可期

      隨著清潔能源發展力度的逐漸加大,地熱開發利用特別是地熱發電的潛力將逐漸得以釋放。目前制約地熱發電的因素還比較突出,需要給予關注。
      2017-11-30
    • 京津冀淺層地熱能等地熱資源開發利用位居全國前列

      日前,從全國地熱資源調查評價研討會上傳來消息,京津冀淺層地熱能等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情況位居全國前列,未來將大有可為。
      2017-12-06
    • 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劃印發實施

      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劃印發實施

      中國證券網訊為深入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京津冀三地發改委共同研究制定的《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日前印發實施。行動計劃提出了強化能源戰略協同、設施協同、治理協同、綠色發展協同、管理協同、創...
      2017-11-11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