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抽油機叢式井
發展態勢年中看,大慶油田亮出喜人“半年報”。
看油氣生產之“量”,大慶油田上半年實現國內外油氣產量當量2068萬噸,其中國內生產原油1592.02萬噸、天然氣22.33億立方米。看經營創效之“質”,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稅費分別同比增長12.63%、174.37%和45.71%,創2015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
數據令人振奮,發展勢頭積極穩健,但大慶油田沒有因此放松半分。作為資源型老國企,規模大、人員多、負擔重,資源稟賦變差,傳統發展優勢減弱。在集團公司邁向高質量發展征程中,大慶油田如何作為,做出新的歷史性貢獻?
思危求變,變中求進,變中突破。大慶油田拼質量、拼效益、拼結構、拼動能、拼綠色,以“變”求解高質量發展之路。
量與質——穩中求變,油氣生產壓艙石,從產量責任到效益擔當
大慶采油九廠龍西難采儲量示范區正打造擴大經營自主權試點改革的“特區”。探索致密油開發新模式,在這片希望之地,大慶油田主要領導現場辦公時強調:“全力開展示范區建設,要緊跟時代步伐,突出效益原則,有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維、擔當的勇氣。”實際上,這不只是示范區建設的目標追求,也是大慶油田油氣生產經營的基本遵循。
高質量發展,“質”與“量”不可分割。從傳統的產量擔當,到更強化效益貢獻、發展質量,大慶油田緊繃“儲量、產量”這根弦,穩中求變,打開新的“油路”。
儲量是業務龍頭。今年上半年,油田資源勘探喜獲突破,新領域新層系展現新苗頭。在龍西薩葡油層、三肇地區葡萄花油層等重點區塊,持續加大優質可動用儲量提交力度,原油、天然氣三級儲量任務均超進度計劃完成。
思路變,新路出。大慶油田勘探系統近年來連獲“豐收”,走出盲區,勇闖禁區,正是思想解放帶來實踐突圍。打破思維定勢,勇于創新,不斷超越。勘探實踐的再認識,闖出一片新天地,從重地質儲量向重可采儲量的轉變,將為大慶油田振興發展帶來更大場面。
產量是立命之本。上半年,大慶油田油氣生產實現“時間過半任務均衡過半”。立足精準,全油田水驅自然遞減率、綜合遞減率、年均含水均低于計劃,未措施產量超產8.4萬噸。突出效益,聚驅效果進一步改善,噸聚增油54.6噸,超計劃6.6噸,干粉用量節省11%。三元復合驅增油降水效果明顯,重大現場試驗攻關進展順利。天然氣“爭氣”,生產天然氣同比增長12.24%,銷售天然氣同比增長15.84%,上產步伐進一步加快。

充分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油氣生產是主心骨,整體協調,填平效率洼地。大慶油田成立5個產量推進小組,上半年深入基層186次,形成拳頭,一竿子插到底,“宏觀調控”,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共享、運行效率更高、效果最大化。
積極呼應,上下聯動。大慶采油五廠上半年產油量超計劃完成,追求措施“少”、效益“好”,未措施井超產1.14萬噸,相當于少壓裂23口井,節省費用1104萬元。增井增站少增人,大慶采油二廠第二作業區打造效益型采油礦。近年來,全區井數從1806口增加到3114口,站所從26座增加到38座,生產規模幾乎擴大了一倍,但人員同期僅增加了12.1%。
增與效——變中求實,提質增效進行時,做好必修功課久久為功
“油價回暖,可以松口氣了?”“挖潛空間有限,再也沒有水分可擠?”
整體經營業績明顯好于預期,在大慶油田上半年生產經營視頻會上,盤點成績的同時,大慶油田強調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歇腳松氣。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是企業長期的必修“功課”,要久久為功。
朝霞中的抽油機
成本與效益此消彼長,成本降即是效益增。抓住源頭,大慶油田嚴格控制投資效益標準,上半年共有25個區塊97萬噸產能因效益不達標降低投資。方案設計的節約是最大的節約,大慶油田加強經濟評價、先算后干,立足投資成本一體化,工程設計在圖紙上時即算好投資的加減法。
“一切成本皆可降”,從嚴從緊、有保有壓,大慶油田強化全要素精益成本管控,完善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的經營分析模式。上半年,上市業務加大油氣生產單位成本控制力度,重點壓縮材料費、水電能耗等大額費用項目,油氣操作成本、完全成本分別較預算降低0.02美元/桶和0.6美元/桶。
開源,由“坐商”變“行商”,擴大增收渠道,提高創效能力。上半年,大慶油田實現外部市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5%。其中,走出國門,海外市場收入52.55億元,同比增長43.3%,增收創效能力進一步提升。
布局國內,續緣“老朋友”,再拓新領域。川渝及浙江頁巖氣市場實現突破,帶動一體化業務的發展;簽約宜昌交運集團儲氣庫項目,創造非中石油EPC項目新紀錄;工程建設首次進入西藏市場區域,錄井服務獲取中國地質調查局施工項目,井下修井鐵軍走進華北油田,邁出國內修井市場重要一步。

大慶油田采油201工區應用油氣生產物聯網,實現生產動態實時監測
放眼世界,追尋海外高端市場,爭取高附加值。先后中標魯邁拉鉆機總包服務項目,南蘇丹、伊拉克潛油電泵租賃服務合同,簽約庫爾德鉆井、南蘇丹3/7區鉆井、艾哈代布鉆井服務等項目,油服業務實現收入19.17億元,同比增長19.75%。
外闖市場增效,上半年打了“盈利翻身仗”的大慶物資裝備制造集團是亮點之一。他們強化創新激勵考核機制,讓營銷人員“有干頭”。設立專項獎勵資金,拓市場、強服務、增收入、提效益積極性高漲,讓科研人員“有奔頭”。“雙軌制”管理,暢通科研人才成長進步渠道,讓操作員工“有甜頭”。計件考核激勵政策上不封頂,上半年一線操作員工單月最高獎金與后方員工最低獎金比例達10比1。
試與闖——以變求新,新動能新業態,高質量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大慶油田不僅地下有寶,地上也有寶。‘增綠’‘護藍’‘很生態’,隨手拍的抽油機照片發到朋友圈,大家留言說像一張油畫。”
“從精神標桿到國企改革的代表,大慶油田又有了很多突破和創新。”
6月底,大慶油田舉辦開放日活動,眾多媒體記者和社會公眾代表近距離感知大慶油田,為這里的新變化點贊。
開放的大慶油田,善于主動握手,不斷擴大朋友圈。
6月21日,大慶油田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構建有效共贏模式,為大慶油田實現信息化建設“三步走”戰略提供技術助推力。
自主創新是開放環境下的創新。近年來,“請進來”為大慶油田“把脈”的院士和國內外專家人數創歷史新高,外協科研單位成為油田勘探技術座談會的匯報單位,借智引智,“沒有院墻的研究院”正在建成。
深化改革是大勢所趨,是必由之路。2018年注定將成為大慶油田全面深化改革的標志年、轉折年和推進年。在改革攻堅期,很多多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必須歷史性、實質性、根本性突破。
培育新動能,大慶油田深化改革緊扣關鍵領域。
——試點改革擴范圍、擴規模。在原7家試點單位基礎上,今年鉆探工程公司、昆侖集團、頭臺油田、重慶分公司等單位進入試點行列,深入推進“五自”經營機制增加內生活力。
——電力業務改革“電力十足”,中油電能調結構轉機制,產業布局更優。機關機構大幅壓縮,創效能力進一步增強。建設的集團公司統一購售電平臺,上半年為中油企業節省用電成本9000萬元。
——企業辦社會職能剝離移交穩步實施,民用供水、物業、供熱相繼簽訂正式分離移交協議,按照時間節點緊張有序推進。專業化重組扎實推進,物探業務明確整體劃轉方式,穩妥進行移交前的準備工作。
培育新動能,大慶油田新產業新業態形勢喜人。
積極發展“大慶精神+”,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大慶油田新媒體業務市場份額持續增長。信息網絡技術實現企業化發展。特別是鐵人學院正式開班辦學,被中組部確定為第二批全國黨員教育培訓示范基地,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國企培訓機構。立足大慶,面向全國,鐵人學院將以更高標準打造強“根”筑“魂”的橋頭堡。
高質量發展,是追求,是方向,更是標準。大慶油田以高質量發展為生命線,以“當好標桿旗幟”為根本遵循,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重點,以安全環保為前提,堅持全面從嚴,堅持問題導向,努力實現業務發展高質量、發展動力高質量、發展基礎高質量、運營水平高質量,進一步開創新時代大慶油田振興發展新局面。
干字當先,變中求進,大慶油田推動高質量發展,當下有為,未來可期。(陳惠英 張玲 魏莎)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