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革命,天然氣需破舊立新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09





      日前,第八屆石油經濟管理高級論壇在西安石油大學舉行,來自國內能源領域的政府部門、高校、企業的專家、學者,圍繞能源轉型與能源革命、天然氣產業發展與市場化改革、分布式能源發展機遇與挑戰等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獲悉,我國推進能源革命,將形成以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結構。但天然氣產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需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


      2030年天然氣消費將達峰值

      "我國推進能源革命,長遠目標就是形成以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結構,從根本上化解能源資源和環境約束。"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說,清潔、低碳是能源轉型的主要趨勢,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有望成為未來的主體能源。近10年全球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長2.4%,消費量年均增長2.3%,消費比重上升到23.8%。


      張玉清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到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年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分別達到15%和10%左右。預計到2020~2030年石油消費步入峰值期,天然氣消費持續增長,煤炭消費逐步下降;到2030~2050年,天然氣消費逐步達到峰值。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帶一路能源貿易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也認為,天然氣作為有效治理大氣霧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清潔能源,正在加速推進能源革命。


      中國能源研究會分布式專委會研究部副主任、中國能源網研究與戰略發展部主任冉澤介紹,2018年上半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增速17.5%,遠高于石油、煤炭和電力,表現一支獨秀,其中城市燃氣、工業燃料和發電用氣都保持較快增長。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由2017年的39%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43%。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潛力大


      據中國能源網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國內新獲批或簽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102個,其中公開裝機信息的72個項目裝機規模合計578萬千瓦,目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總裝機量(含已建、在建、籌建)超過1690萬千瓦。新增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主要集中在江蘇、廣東、安徽等地。


      冉澤認為,隨著國家對能源行業的補貼逐漸退出,天然氣分布式項目、光伏、電動汽車等要準備好迎接無補貼時代。目前各地天然氣分布式項目政策也不盡相同,比如上海、青島、鄭州補貼標準為1000元/千瓦,長沙為2000元/千瓦,最高限額3000~5000萬元。企業要提前應對,減少政策依賴,可通過管理、技術降低成本,或通過提供綜合能源服務、發展智慧能源實現增值。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將成為發展新趨勢,終將走向市場,要充分利用這種新型能源的調節靈活性和供熱優勢"冉澤說,以LNG罐箱作為儲氣設施為例,LNG罐箱設計容積49.7立方米,100個罐箱倉儲相當于4970立方米的倉儲庫容。單箱可充裝20噸,總庫容可達LNG2000噸(約合280萬標方氣態),按每戶每周消耗4標方天然氣計算,100個罐箱倉儲量可供70萬戶使用一周。


      天然氣"短板"亟待補強

      在董秀成看來,天然氣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不斷暴露,亟待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比如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不完善,體制改革不到位,制約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勘探開發投入減少,天然氣增儲上產跟不上消費快速增長的步伐;管網建設速度放緩,互聯互通程度不夠,限制資源調配和市場保供;跨部門、跨行業間統籌協調不暢,全產業鏈協同發展體系尚未形成等問題;進口氣過快增長,資源均衡性和保障性不足,多元化供應體系亟待完善;價格改革步履艱難;天然氣保供和應急處置機制不健全等。


      董秀成認為,天然氣產業市場化改革成為必然趨勢。他建議加快形成勘探開發有序進入、充分競爭的市場機制,大力推進央地合資合作,增加天然氣有效供應;健全天然氣多元化海外供應體系,不斷優化中國天然氣進口結構和布局,加快推進天然氣進口國別地區多元化、運輸方式多樣化、進口通道多元化和合同模式多樣化。同時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鼓勵城鎮燃氣企業建立上下游氣價聯動機制,有條件的地區先行放開大型用戶終端銷售價格。鼓勵和支持供氣企業和天然氣用戶協商建立調峰價格機制,減少供氣層級,切實降低過高的省內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


      在加強儲氣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應加快規劃內管道、LNG接收站等項目建設,建立以地下儲氣庫和沿海LNG接收站儲罐為主,重點地區內陸集約、規模化LNC儲罐應急為輔,管網互聯互通為支撐的多層次儲氣調峰系統。加強站線統籌規劃,形成覆蓋沿海主要消費區域,與國家主干管網互聯互通并向內陸進一步輻射的外輸管道。中長期加快完善全國性主干管網,形成對接全國天然氣主要消費區和生產區關鍵節點和關鍵線路雙向輸送,進口和國產氣充分連通,多氣源、跨區域互濟調峰、協同保障的管網體系。(記者李軍)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總裝機超1112萬千瓦 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十三五”期間,天然氣成為我國能源轉型重要和現實的抓手。作為天然氣領域改革的重要舉措,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發展中機遇與挑戰始終相輔相成。在近期舉辦的2017中國國際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產業高峰論壇上,多位專家就其發展現狀...
      2017-04-11
    • 一季度天然氣產量385億立方米 同比增長5%

      發改委4月18日數據顯示,一季度天然氣產量38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 0%;天然氣進口量209億立方米,增長5 4%;天然氣消費量636億立方米,增長9 6%。
      2017-04-19
    • 天然氣市場化交易擴圍 氣價有望進一步下調

      日前,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公司西部分公司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完成首筆線上交易,且成交價創下了交易中心運行以來管道天然氣交易的最低價格。至此,交易中心實現全國七大區域交易全覆蓋。
      2017-04-28
    • 4月我國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4.4%

      4月我國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4.4%

      5月18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據運行快報統計,4月份,天然氣產量12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 4%;天然氣進口量64億立方米,增長22 5%;天然氣消費量169億立方米,增長21 7%。
      2017-05-18

    熱點視頻

    工業和信息化部:前三季度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工業和信息化部:前三季度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