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產提振作用或有限 國際油市難言回暖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2-07





      12月6日,第175屆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會議在維也納總部召開。市場此前普遍預計,與會產油國會同意延長減產協議,但對于具體的減產規模和任務分配卻并不確定。
     
      然而,歐佩克最主要的產油國沙特阿拉伯在此次會上提議,包括歐佩克以及其它主要產油國從2019年1月開始共計減產100萬桶/日,低于此前多數分析人士預計的120萬桶/日至130萬桶/日,這對于油價疲軟的市場而言可謂不及預期。截至北京時間6日19時15分,紐約原油期價下跌3.27%至每桶51.14美元,布倫特原油期價下跌3.2%至每桶59.59美元。
     
      減產力度低于預期
     
      6日的年度會議在歐佩克成員國之間展開,7日歐佩克還將與以俄羅斯為代表的非歐佩克產油國舉行會議。
     
      在此前的準備會議上,所有主要產油國都已對減產達成共識,但是遲遲沒有確定具體的減產規模和任務分配。
     
      沙特能源大臣法利赫在此次例會上表示,減產幅度不應“過大”,而是“足夠”即可,他提出的建議是全部主要產油國減產100萬桶/日。“我們正在尋求實現市場平衡,所有選項都擺在臺面上,包括減產50萬至150萬桶/日。OPEC+的主要產油國減產100萬桶/日將足夠。”
     
      彭博社此前分析認為,主要產油國的減產幅度在120萬桶/日至130萬桶/日比較合適。但是目前來看,包括沙特在內的多數國家都主張將減產幅度控制在100萬桶/日,這對于油價疲軟的市場而言是不及預期的。
     
      法利赫還表示,理想狀態下歐佩克的每個成員國都應當平等地承擔減產任務,并且沙特不需要任何外國政府的許可來進行減產。減產持續時間最好高于6個月,延續至明年第三季度,但是無論減產是否得以落實,沙特都已經準備好承擔相應后果。
     
      關于減產的基準方面,沙特已經同意接受以10月份產量作為基準,并表示,沙特12月石油出口量可能降至770萬桶/日,11月石油出口量約為830萬桶/日。
     
      供需不確定性升溫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原油市場的供需不確定性在近期可能升溫。
     
      從內部看,不少歐佩克成員國并不積極減產。在年度會議召開前夕,加入歐佩克長達58年的卡塔爾突然宣布退出該組織,未來不排除還有其它國家退出。歐佩克第三大產油國伊朗表示,由于伊朗正處于美國制裁中,因此不會參與減產。第四大產油國阿聯酋表示,該國目標是將庫存控制在近5年以來的“平均水平”。此外,包括利比亞、尼日利亞在內的其他歐佩克成員國抵觸減產,希望獲得豁免權。
     
      從外部看,除沙特外真正決定油價的另兩大巨頭俄羅斯、美國的供應趨勢并不確定。
     
      盡管俄羅斯自2016年以來多次表示,將遵從歐佩克生產協議來調節產量,然而目前其在產量方面依然與沙特存在分歧。據媒體最新報道,歐佩克和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均表示,由于過去兩個月國際油價跌了近30%,因此有必要削減原油產量。一個監督歐佩克和俄羅斯等產油國的重要委員會已就2019年需要減產達成一致。然而目前沙特與俄羅斯在后者減產額度方面存在分歧。俄羅斯方面的消息人士指出,俄方希望減產大約14萬桶/日,但歐佩克堅持俄羅斯應減產25萬-30萬桶/日。
     
      如果俄羅斯的減產目標達不到主要標準,歐佩克有可能推遲減產決定,甚至不排除到明年2月份再決定減產,盡管這樣做將意味著油價繼續下跌。
     
      美國石油產量更是出現激增,這給歐佩克和俄羅斯均帶來很大壓力。最新數據顯示,美國9月石油日產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147.5萬桶。
     
      此外,從需求端更是不難發現,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期正在升溫,對于石油等能源的需求也可能將下滑,如果美國石油持續維持較高的供給量,屆時將使歐佩克在制定政策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作者:張枕河)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