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能源署:新興經濟體正成為全球能源轉型主導力量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25





      國際能源署(IEA)23日在北京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8》指出,全球能源供應和消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新興經濟體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將日益攀升。與會專家認為,新興經濟體正成為全球能源消費向低碳化、清潔化轉型的主導力量,而能源技術創新將成為新興經濟體實現能源轉型的關鍵驅動力。
     
      報告指出,在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能源需求攀升的帶動下,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比目前增長25%。能源消費向亞洲遷移的深刻變革在各類燃料、技術和能源投資方面都有所體現。目前來看,亞洲占據了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長的50%、風電和太陽能光伏消費增長的60%、石油消費增長的80%以及煤炭和核電消費增長的100%以上。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表示,從全球范圍來看,隨著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能源需求逐漸飽和,未來一次能源和電力需求的增長將主要來自新興經濟體。當前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強勁,新興經濟體能源路徑選擇更加多樣化,已經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主導力量。
     
      當前,能源需求高速增長給新興經濟體的能源轉型帶來了嚴峻挑戰,原因在于新興經濟體在能源消費結構的變革中既要處理好需求存量,又要兼顧需求增量。在此背景下,能源技術創新被認為是新興經濟體破解能源轉型困局的重要抓手。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徐小東表示,各國應當重視新興技術發展,加快電制氫、電制氨等能源技術的創新和規模化應用,有效解決能源的季節性波動。同時,可借助區塊鏈技術,創新能源交易模式。
     
      張運洲表示,新興經濟體應探索多樣化的能源發展路徑,可加快風電、光伏發電、核電以及儲能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深入分析與研判技術應用的成本,走出一條與自身發展階段和資源稟賦相符的能源轉型之路。
     
      亞洲開發銀行能源部門總監翟永平認為,實現成本漸低且適用的能源技術創新的最大希望來自中國。他表示,中國消費市場廣闊,能源產業已規模化發展,能源供應鏈完整,科研能力與日俱增,在能源技術創新方面優勢明顯。
     
      本次《世界能源展望2018》發布會由國際能源署與電力規劃設計總院聯合舉辦。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際能源署:2018年全球對石油的需求量會加速增長

      國際能源署:2018年全球對石油的需求量會加速增長

        國際能源署(IEA)15日表示,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會加速增長。IEA將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預估上調至9930萬桶 日,高于2017年的9780萬桶。
      2018-03-16
    • 前2個月我國煤價止跌回升

      3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前2個月能源生產情況顯示,煤炭價格止跌回升。年初以來,隨著供暖用煤高峰的結束,煤炭行業進入傳統淡季,秦皇島港煤炭價格持續下降。
      2017-03-21
    • 兩大核電央企籌劃重組 將提升核心競爭力

      近日,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核集團)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中核建集團)正式宣布正在籌劃戰略重組。目前,兩家核電類央企重組事宜正式進入實際操作層面。
      2017-03-21
    • 1-2月火電發電量6950.98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8.06%

      據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監測的快報統計,1-2月份,全國發電量累計完成9014 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 00%。其中,水電發電量1196 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 74%;核電發電量311 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 16%;火電發電量6950 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 06%。
      2017-03-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