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季度我國原油加工量全球第一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9-10





      國際能源署(IEA)日前發布的7月月度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煉油廠開工率同比上升,6月份原油加工量創歷史新高;美國煉油廠開工率則大幅下滑。隨著美國原油加工量跌至27年來的低點,中國二季度原油加工量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煉油中心。


      金聯創成品油高級分析師王延婷認為,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實現了全面復工復產,上半年國內經濟先降后升、國內需求穩步復蘇,加上原油價格處于低位,煉油利潤可觀,煉油廠生產積極性較高。


      此次中國原油加工量超越美國或是暫時的,不排除美國煉油廠開工率反彈的可能。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8月份美國煉廠開工率已開始回升,燃料需求已恢復到3月以來最高水平。


      但長期來看,中國煉油產能超越美國是大勢所趨。IEA的《石油市場報告2019》稱,2024年前,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煉油能力最大的國家。IEA在這次月報中明確表示,今年,中國將是世界上唯一原油加工能力同比大幅增長的國家。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表示,今年中國仍將有3150萬噸的改擴建產能投產,在建設和擬開工產能為1.2億噸/年;預計未來中國煉油產量將達到10億噸/年。


      成為世界最大煉油中心對中國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近年來,民營和外資參與的大煉化項目成為我國新增煉油產能的主力,表明投資者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王延婷表示,隨著中國煉油產能世界占比越來越大,在國際市場的議價能力會越來越強,能化原料和產品的流通量會越來越大,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力也將日益增強,有望逐步成為世界能源重心。


      但同時也應看到,中國國內煉能過剩趨重,煉化行業整體"大而不強",存在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不足、煉廠平均規模與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仍然明顯等結構性問題。今年上半年,國內石化行業利潤下降近六成。煉化企業面臨先進產能不斷投放、國內競爭日益加劇帶來的重重挑戰。


      中國煉油行業未來發展提量更需提質。近年來,國內新產能建設已呈現"上大壓小"的趨勢,新投產的大多是一體化大煉化,逐步淘汰規模小、產品結構單一的小煉化裝置。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所所長戴家權認為,成品油消費即將觸頂,一般意義的擴能沒有意義。對煉化企業來說,更為經濟高效的選擇是加快從追求規模轉型為提質增效,即嚴控增量,把存量做精做優做特,一面不斷壓減成本,一面在產品創效能力上做增量。(朱釗)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前7個月我國原油加工量同比增5.6%

      原油生產加快,進口平穩增加。7月,生產原油1629萬噸,同比增長2 5%,增速比上月加快1 5個百分點;日均產量52 5萬噸,比上月減少1 2萬噸。
      2019-08-23

    熱點視頻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村振興服務二隊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村振興服務二隊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