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需求預計將持續增長 節能、低碳是未來能源發展重點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2-17





      核心閱讀 在過去的發展進程中,我國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都沒有將高效節能放在首位,這些領域仍有巨大的節能潛力。“十四五”期間,應該高度重視節能降耗問題。

      日前,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與世界資源研究所共同舉辦的“引領經濟低碳高質量轉型”會議在北京召開。多位與會專家指出,在未來我國能源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的前提下,不斷推動交通、建筑等領域節能降耗,同時大力提升低碳甚至零碳能源占比,將是未來能源發展重點。

      全球碳排放現狀不容樂觀

      “今年以來,全球各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4月全球碳排放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7%左右,然而隨著各國經濟活動逐步恢復,到今年6月全球碳排放水平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5%左右。”會上,世界資源研究執行副主席兼常務董事Manish Bapna指出,“從目前碳排放的情況來看,全球各國仍面臨著比較嚴峻的挑戰,去碳化任務仍然艱巨。”

      記者了解到,世界氣象組織(WMO)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水平并未出現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對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影響微乎其微。

      在此情況下,自今年9月我國宣布“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峰,并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以來,“碳中和”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高頻詞。

      聯合國原副秘書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Erik Solheim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此時提出的“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十分鼓舞人心,對于全球來說,這正是一針“強心劑”。“在中國提出碳中和目標后,日本、韓國也踏上了相應的道路,這也正是中國領導力的體現。”

      節能、低碳是未來能源發展重點

      在與會專家看來,碳減排行動已是刻不容緩。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對于我國而言,在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挖掘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的節能空間,推動低碳能源發展尤為重要。

      “盡管設立了碳達峰目標,但這也并不意味著中國能源需求不再增長。不論是現在還是以后,從長期來看,我國經濟總量仍將持續增加。”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十四五’期間,節能降耗是一項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在過去的發展進程中,我國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都沒有將高效節能放在首位,這些領域仍有巨大的節能潛力。”

      周大地同時強調稱,在“十四五”期間,我國每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需要大幅提高,新增能源裝機需要盡可能用非化石能源來解決,新增部分應做到低碳甚至零碳,光伏、風電、水電以及核電等低碳能源不僅需要用于滿足需求,更要逐步替代高碳能源。

      同時,國家氣候戰略中心主任徐華清也指出:“我國的碳達峰是建立在最大限度滿足老百姓高品質生活需要以及零碳未來的基礎之上,但要在未來十年內實現碳達峰,我國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

      倒逼機制、目標導向尤為重要

      在會上,多位與會專家強調,碳排放達峰不應以2030年作為設想規劃的目標年,“力爭2030年前達峰”更意味著“提前”。

      徐華清在會上指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其中最核心的點就是兩個‘前’。這是強烈的國家戰略意圖和政策導向,也明確提出人類需要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綠色的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周大地也指出,碳排放達峰不應以2030年作為設想或規劃的目標年。“如果僅能在2030年碳達峰,這一目標實現得越晚,風險也越大。要實現碳達峰,理應在達峰年前2、3年甚至更早,就開始大幅降低碳排放速度。”

      對于未來規劃,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則建議,對于碳減排工作來講,政治意愿以及預期將起到全局性、戰略性的作用,在“十四五”規劃中應建立一個倒逼機制,具體措施可包括建立制定碳減排總量以及人均指標、將單位GDP碳排放強度列入宏觀經濟經常性考核指標等。

      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能源與氣候部主任楊曉亮則建議,應在“十四五”規劃中全面納入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指標,協同推進綠色低碳轉型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速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動市場化減排機制,加強自下而上的地方行動,鼓勵先進區域、省市率先達峰,加快疫后綠色經濟重建。另外,各行業自發的積極推動,以及民間力量的參與,作用同樣重大。


      轉自: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能源轉型進入關鍵期

      我國能源轉型進入關鍵期

      能源轉型已經被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受制于能源結構稟賦以及新能源技術本身的突破瓶頸,中國在新能源推廣上顯得步履維艱。
      2017-12-20
    • 國際能源署:新興經濟體正成為全球能源轉型主導力量

        國際能源署(IEA)23日在北京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8》指出,全球能源供應和消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新興經濟體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將日益攀升。與會專家認為,新興經濟體正成為全球能源消費向低碳化、清潔化轉型...
      2019-01-25
    • 中國能源轉型速度引世界聚焦

      中國能源轉型速度引世界聚焦

      過去5年令人最意想不到的變化是,中國能源轉型的速度。中國能源轉型的決心超過其他國家,速度也快于預期,由高耗能工業轉向更清潔、更低碳的能源結構。”
      2019-04-23
    • 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助推中國能源轉型

      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助推中國能源轉型

      10月15日,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項目(簡稱油控研究項目)在北京發布了《中國石油消費總量達峰與控制方案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總結提出了實現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的“三大抓手”和“五大途徑”。
      2019-10-2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