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價上漲“別慌” 今冬明春煤炭供應有保障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2-17





      煤價高位強勢運行已經數月,年底供應及價格走勢如何?12月16日,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的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綜合各方面情況來看,目前煤炭市場供需總體是平衡的,今冬明春的煤炭供應是有保障的。他介紹,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可用天數處于較高水平,后續國家發改委將通過增加供給,調節需求,引導市場煤炭價格穩定在一個較為合理的水平上。


      煤價高漲引政策出手


      11月中下旬以來,煤炭市場出現異常波動,嚴重偏離供需基本面。據中國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編制辦公室發布的《CECI指數分析周報》(2020年第40期)顯示,本期(2020.12.03-2020.12.11),CECI曹妃甸指數(日)和CECI沿海指數(周)現貨成交價高位上漲,達到兩年來最高水平;CECI進口指數到岸綜合標煤價格小幅下降;CECI采購經理人指數及需求、價格、航運分指數均處于擴張區間,供給、庫存分指數處于收縮區間。


      本期,CECI沿海指數5500大卡、5000大卡現貨成交價分別為654元/噸、588元/噸,分別比上期上漲20元/噸、11元/噸;綜合價分別為609元/噸、551元/噸,分別比上期上漲12元/噸、8元/噸。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張興平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煤炭價格近期上漲的主要因素是,冬天供暖需求導致電煤激增,這是一個每年都會出現的季節性因素;新冠疫情對全球生產造成影響,我國措施得當,率先復工復產。因此近期外需加大,導致電力需求增加,也是一個輔助因素;此外,也與煤炭國際貿易的波動有關。


      在此情況下,12月12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座談會,要求戰略性地減少高價煤炭的購買,采購價格不應超過每噸640元(約合97.8美元/噸)。如果采購價格超過這一價格,電廠則需報告國家發改委進行調研。


      對電力企業影響有限


      從供給的角度看,我國主要煤炭產區產量有所下降。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1-11月,全區煤炭產量10.03億噸,同比下降3.1%,全年預計產量10億噸,低于2019年的10.9億噸。而根據2019年數據,晉陜蒙三地的煤炭產量在全國煤炭產量中占比達71%。


      隨著經濟復蘇節奏加快,全國用電量穩步增加。冬季降溫也帶動了電煤需求增加,沿海電廠耗煤需求進入旺季,電廠機組接近滿負荷運行,高日耗、低庫存現象更為明顯。12月10日,沿海八省日耗同比增長5.7%、庫存同比下降15%,個別電廠庫存可用天數降至個位數。


      但在張興平看來,煤炭漲價對電力企業的影響有限。“因為電煤大多是長協,而且很多發電企業都做了期貨套保。”


      發布會上,孟瑋也指出,為做到提前謀劃、有備無患,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在供暖季來臨前,就加強指導督促,將電廠庫存提高到了較高水平。東北地區是供暖季保障煤炭供應的重點地區,國家發改委7月就開始組織冬煤夏儲,多渠道落實煤源,加強產運需銜接,供暖開始前煤源基本得到落實。


      他介紹,國家發改委加強協調調度,組織晉陜蒙等煤炭主產區的大型煤礦科學合理組織生產,發揮好煤炭中長期合同的穩定器作用,加強煤炭運輸保障,較好地保障了社會用煤需求。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存煤可用天數是21天,東北氣溫最低的黑龍江省電廠可用天數是31天,都處于較高水平。


      對于現貨市場煤炭價格上漲,孟瑋表示,由于電廠主要使用的是年度中長期合同采購的煤炭,因此目前煤價總體是穩定的。從監測情況看,目前80%以上的煤炭供應執行的都是煤炭中長期合同,交易價格在每噸540-550元之間,剩下小部分市場煤的價格上漲,不會影響民生用煤保障。后續國家發改委將通過增加供給,調節需求,引導市場煤炭價格穩定在一個較為合理的水平上。


      如何長期保供控價


      未來煤價走勢將會如何?在近日召開的2021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行環部電力燃料處主管尹琳琳表示,“總體來看,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口煤以及地方煤炭管控政策影響,煤炭市場產運需錯配較為嚴重,價格波動較為劇烈。但電廠存煤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電煤市場供需總體平衡供應略緊,國家和煤炭、電力、鐵路等行業已經加大電煤協調保障力度,冬季供電供暖總體有保障”。


      “現在煤價上漲屬于季節性問題,這個季節過了以后應該就沒有問題了,今后煤炭價格應該還是比較穩定的。穩價保供要提前做準備,從國家發改委目前的準備工作來看,這種短期的價格上漲應該不會有長期的影響。”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未來對煤炭的控制應該還會越來越嚴格一些,長期來看,未來煤價下行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一點。”


      在國家層面加大協調調控力度的同時,中電聯在其分析周報中進一步指出了年底保供穩價的難點:臨近年底,產地增產難度較大,產地和北港庫存偏低、累庫困難,且優質低硫資源較為緊缺;進口煤增量到港仍需時間,迎峰度冬前期電煤保障壓力較大。期貨市場炒作下煤炭市場已嚴重扭曲,嚴重威脅了電煤保供控價。


      中電聯建議,國家還需進一步采用特殊手段,綜合施策,引導市場盡快回歸理性。電力企業更需科學分析市場形勢,穩健市場操作,警惕惡意炒作,理性開展短期電煤采購。


      轉自:北京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煤炭業將推市場化債轉股示范性案例

      “煤炭行業可能會推出十個企業的市場化債轉股案例。”知情人士近日透露,銀監會與有關協會正在研究煤炭企業降杠桿等事宜,計劃推出一些示范性案例。
      2017-03-23
    • 發改委:加快退出長期停工停產的煤炭“僵尸企業”

      據發改委網站消息,3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煤炭行業去產能穩供應工作座談會。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要求,2017年煤炭去產能工作要更加嚴格按照標準去產能,加快退出長期停工停產的“僵尸企業”、安全保...
      2017-03-24
    • 發改委:五舉措抓好今年煤炭去產能工作

      國家發改委近日召開的煤炭行業去產能穩供應工作座談會指出,《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明確今年要退出煤炭產能1 5億噸以上。
      2017-03-27
    • 超五成煤炭鋼鐵上市公司預虧 去產能任重道遠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同樣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落實之年。去產能作為2016年經濟五大任務之首,不僅政策持續加碼,目標也愈發清晰。
      2017-03-3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