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 2023食品預制化(預制菜)產業基地生態大會在北京召開,賽迪顧問消費經濟研究中心在會上發布《2023預制菜產業基地百強研究》報告。
2023年,“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工信部等三部門出臺《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將預制化食品列為培育壯大的新經濟增長點之一。賽迪顧問消費經濟研究中心,深耕消費品工業與食品預制化產業研究領域,為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引導預制菜產業健康發展,支持預制菜產業基地有序建設,首次面向全國開展預制菜產業基地綜合實力評價。
據了解,我國多地發揮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地方特色食品產業資源與大規模人口消費需求等優勢,搶抓預制菜產業賽道新機遇,發布預制菜產業專項支持新政策,預制菜產業基地數量日益增多,逐步成為產業集聚主載體、產業激活主引擎、三產融合主平臺。從全國預制菜產業基地區域分布來看,西部地區以36%的占比領跑全國,中部地區、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占比分別為31%和30%和3%。從預制菜產業基地發展模式來看,在全國預制菜產業基地發展實踐中,特色食品驅動、農副產品稟賦驅動、終端消費驅動與貼牌加工驅動四大模式,成為結合區域特點,鏈接產品、技術與服務資源的重要著力點。在全國預制菜產業基地建設加速推進時仍存在一定短板,圍繞擴大產業規模、優化投資環境、提升創新能力及推進低碳化與數智化進程四大方面,有待進一步探索及躍升。
據悉,本次評價倡導集聚集約、激發潛力、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四大發展理念,制定“2023預制菜產業基地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涵蓋產業實力、產業潛力、產業創新、產業轉型4個一級指標,下設8個二級指標,27個三級指標,引導預制菜產業基地提高綜合實力,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依據“2023預制菜產業基地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賽迪顧問消費經濟研究中心對全國預制菜產業基地發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首次發布“2023預制菜產業基地百強”評價結果。
從預制菜產業基地百強來看,山東、湖北、四川、遼寧百強基地數量領銜四大區域。從“2023預制菜產業基地百強”的區域分布數量來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分別占據52席、21席、21席及6席。其中,東部地區排名最高的省份為山東,占據17席;中部地區排名最高的省份為湖北,占據7席;西部地區排名最高的省份為四川,占據8席;東北地區排名最高的為遼寧,占據3席。
從“2023預制菜產業基地百強”所在的省(市、區)基地分布數量來看,排名前三的為山東、廣東和福建,擁有百強基地數量分別為17個、13個和13個。在“2023預制菜產業基地百強”的十強基地中,分布數量位列前三的分別為廣東、山東和福建,擁有十強基地的數量分別為3個、2個和2個。
在“2023預制菜產業百強基地”中,預制菜產值超過百億的基地共計17家,其中山東、福建、重慶分布數量位列前三,分別為5家、4家和2家。廣東、四川、湖北、河南在各產值區間段的基地數量分布較為平均。河北、安徽、浙江、湖南、陜西、江西、遼寧、黑龍江、江蘇、甘肅、內蒙古、云南、廣西、寧夏、貴州、吉林的基地,多分布于中后段產值區間,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在“2023預制菜產業百強基地”中,從預制菜專業園區面積區間分布來看,擁有千畝以上預制菜專業園區的基地數量最高,為45家,預制菜專業園區面積在300-1000畝的基地為19家、在100-300畝的基地為8家,100畝以下的基地為28家。其中,山東和廣東千畝以上預制菜專業園區的數量最多,兩省均為8家,四川和福建千畝以上預制菜專業園區數量也較多,分別為6家和5家。
對于未來預制菜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賽迪顧問建議,一、深挖區域特色,增強產業基地實力。以構建特色政策、特色環境、特色企業集群為抓手,增強產業基地實力,促進區域經濟能級躍升。二、完善產業要素,激發產業基地潛力。以完善專業園區、產業資金、產業鏈協同體系為抓手,集聚預制菜產業基地發展潛能。三、堅持創新驅動,凸顯產業基地IP。以區域品牌創新、技術與標準創新、人才引育創新為抓手,打造預制菜產業基地新IP。四、推動新型工業化,促進產業基地轉型。以綠色化、數智化、高端化、國際化轉型為抓手,打造新型工業化新高地。
轉自:中國網食品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