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向凈零排放 打造可持續產業生態 低碳轉型給羽絨企業產品升級帶來新思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3-04





      “羽絨是一種可持續、可再生的資源,是天然的保暖材料,其對環境的影響比聚酯材料低85%—97%。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感召下,節能減排、低碳轉型、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任務,成為企業必備的社會責任。”國際羽絨羽毛局副主席、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姚小蔓在《邁向凈零排放:羽絨服行業高質量低碳轉型路徑研究》(以下簡稱“研究報告”)中指出。記者也注意到,低碳轉型也正在積極影響產品設計,給企業的產品升級帶來了新思路,不少企業持續挖掘適合羽絨產品的細分品類。


      姚小蔓介紹,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絨及制品的生產國、出口國,也是最大的消費國,在低碳轉型的研究及落實方面,中國應該走在世界的前列。


      目前,在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感召下,節能減排,低碳轉型,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任務,成為企業必備的社會責任。但就目前中國羽絨行業發展的現狀看,雖然近年來對羽絨加工企業通過煤改氣的推廣,污水回用系統的設立,行業污水排放標準的制定,廢舊羽絨服的回收、拆解及回用等舉措,在節能減排方面做了大量的改善,但就達到低碳轉型的目標及自覺落實相關社會責任上,還大有潛力可挖。


      其中,低碳轉型政策也積極影響了產品設計,給企業的產品升級帶來了新思路。國際羽絨羽毛局指出,天然羽絨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比聚酯填充物小18倍。同時,羽絨加工的所有副產品也是可生物降解的。通過應用創新的面料技術,開發舒適耐用、防污防水、透氣保暖的羽絨產品,實現同一件羽絨服在更大溫濕度跨度下的適用性,以提升羽絨服的利用率;或通過可拆卸設計、組合式設計,實現羽絨服從御寒服裝向多季節服裝轉變。伴隨服裝需求場景化、功能化趨勢,通過“輕量羽絨服+場景服裝”設計思路,持續挖掘適合羽絨產品的細分品類,讓羽絨服在滿足消費者日常保暖需求的同時,提供多樣化的時尚造型。2022年9月,波司登在上海舉辦大秀,重新定義了輕薄羽絨服。波司登通過將不同理念運用到擅長的羽絨服上,將擁有百年傳承的經典衛衣、針織等單品與保暖羽絨服融合,極大豐富了輕薄羽絨服的多樣性,實現了多場景、跨季節的穿搭需求。


      據悉,研究報告于2023年3月啟動,年底正式發布,旨在以能效標桿企業的具體實踐,探索“雙碳”背景下羽絨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致力帶動行業提供更加綠色環保的產品,打造可持續產業生態。姚小蔓認為,《邁向凈零排放:羽絨服行業高質量低碳轉型路徑研究》,站在羽絨服行業的平臺,以零碳經濟的專業視角,系統分析了羽絨服裝產業鏈各個環節低碳轉型的方向及落點,為行業今后的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指明了路徑,展示了未來,是一篇頗具指導意義的行動指南,值得在業內推廣和運用。(記者 史曉菲)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