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競爭加劇 奶價下行 區域性乳企采取收縮戰略求穩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5-12





      2023年,國內乳制品市場呈現弱復蘇狀態,產品動銷放緩,行業也面臨原奶階段性過剩、行業競爭加劇等問題。在此背景下,即便是行業龍頭也“增收不增利”,區域性乳企的發展空間進一步壓縮。日前,三元股份、光明乳業、天潤乳業、均瑤健康等區域性龍頭乳企相繼發布2023年年報。其中,光明、三元凈利潤大增,但是營收微降;天潤、均瑤營收增長,但凈利潤下滑。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近兩年奶價下行,在伊利、蒙牛、新乳業等全國性乳企的猛攻下,區域性乳企為了穩住基本盤,都采取收縮戰略,尋求平穩發展。


      區域性乳企各有煩惱


      從營收來看,去年區域性龍頭乳企財報中,光明乳業以264.85億元的營收居首位,三元股份以78.42億元次之,但均同比下滑。


      2023年,光明乳業營收約264.85億元,同比減少6.13%,未完成經營計劃;三元股份營收約78.41億元,同比下滑1.38%;天潤乳業營收約27.14億元,同比增長12.62%;均瑤健康營收約16.34億元,同比增長65.71%。


      據了解,光明乳業已經連續兩個財年營收下滑,2021—2023年分別約為292.1億元、282.1億元和264.85億元。光明乳業表示,本期未完成經營計劃的主要原因是國內乳制品行業增速趨緩,市場競爭激烈;同時牧業板塊受行業供求不平衡影響,飼料等牧業產品收入下降。對于2024年,光明乳業全年經營計劃為爭取實現營業總收入290.3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收益率大于6.26%。


      三元股份也是連續兩個財年營收下滑,2021—2023年分別約為88.5億元、79.51億元和78.41億元。對于營收同比下滑的情況,三元股份在報告中提到,自2022年5月起,SPV(盧森堡)不再納入公司合并范圍;自2023年5月起,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不再納入公司合并范圍,上述因素導致公司2023年營收同比略下降。若剔除上述因素影響,公司2023年營收同比則增長9.34%。


      值得注意的是,光明乳業、三元股份凈利潤增收都非主營業務所致。光明乳業超額完成利潤計劃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度上海市浦東新區成山路777號地塊實施收儲,在當期確認了土地補償款收入;本年度主要原料成本同比下降,銷售費用同比減少。三元股份的高額凈利潤是通過轉讓其持有的首農畜牧股權產生了1.9億元的投資收益,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僅有183.21萬元,同比減少93.84%。


      此外,廣東老字號牛奶品牌華南龍頭乳企燕塘乳業的2023年年報顯示,歸母凈利潤為1.8億元,創下2014年上市以來的最高紀錄,較2022年增長81.6%,但營業收入同比僅實現微增。更為重要的是,其提出多年的全國化戰略仍未有大的進展,2023年來自廣東省外的營收為3981萬元,對總營收的貢獻僅為2.04%。燕塘乳業年報在“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中提到,隨著國家對乳制品行業監管從嚴、對行業整合力度加大,未來全國一線品牌有可能通過并購方式收購廣東省本地中小規模乳企,并通過投資擴產、控制上游原料奶資源等進一步提高在廣東市場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從而對包括公司在內的廣東省本土乳制品企業帶來較大的市場沖擊。


      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區域性乳企中,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乳業”)的表現相對搶眼。新希望乳業年報顯示,其在2023年實現的營收、凈利潤均創新高,營收規模連續第二年突破百億元大關。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09.87億元,同比增長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19.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為4.65億元,同比增長57.86%。


      數據顯示,該公司在乳制品行業增速放緩、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大環境下,堅持推動“鮮立方戰略”持續深化,通過強化核心業務、提升企業價值,實現了超過行業大盤的增長。從主營業務來看,液體乳業務2023年為新希望乳業貢獻營業收入97.55億元,占比88.79%。報告期內,公司鮮奶業務實現同比雙位數增長,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分地區來看,西南地區、華東地區市場保持穩步增長,2023年營收占比分別達到37.27%和27.49%,華北地區市場實現新突破,2023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為39.03%。


      “新希望乳業經過多年努力,借助數字化營銷手段等方式,目前初步實現了低溫鮮奶產品在全國市場的布局。”在中國農墾乳業聯盟專家組組長宋亮看來,2023年,新希望乳業通過深化數字化營銷體系、物流體系建設,極大提升了配送效率,同時也加強了市場終端的動銷力度。此外,公司穩定了牧場效益,并且繼續加快產品創新和推廣,這些因素對其2023年業績提升都有著積極作用。


      宋亮表示,區域性乳企特別是南方區域乳企業績變化較小,主要與國內原奶過剩,價格大幅下降有關,低奶價帶來了低成本,讓奶源主要依靠外購的區域乳企從中受益。“目前區域性乳企采取了收縮戰略,如三元股份營收沒有大跌,凈利潤拋開首農畜牧,變化也不會太大,說明在去年很難的情況下,穩住了基本面。”宋亮分析認為。


      在此背景下,區域性乳企如何實現競爭突圍?食品分析專家朱丹蓬認為,將特色業務做大、做強、做精,并更多圍繞消費者的服務體系升級去創造差異化價值,維持高黏性的客戶關系,這將是區域性乳企實現競爭突破的有效手段。


      宋亮表示,從未來趨勢看,乳企仍然需要繼續深化加快數字化供應鏈體系和營銷體系的建設,優化產品和產能結構,實現降本增效,并通過穩定收奶等方式保障上游奶源的供給安全。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表示,去年區域性龍頭乳企的成績單,展現了不同企業間的經營差異和戰略調整,“光明乳業營收‘領跑’,體現了其在市場上的穩定地位和良好的品牌影響力;三元乳業凈利潤增速高達502.39%,這讓人眼前一亮,其在畜牧業方面的戰略調整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天潤乳業和均瑤健康也都有不錯的營收增長,但凈利潤卻未能同步提升,這可能與市場競爭激烈、終端價格戰等因素有關。”


      詹軍豪進一步表示,“區域性龍頭乳企之間的競爭格局可能正在發生變化,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提高產品質量,以保持競爭優勢。同時,企業也需要關注利潤率的變化,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