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曬衣迎熱銷 科技賦能更多元使用場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5-26





      五月,天氣愈發炎熱起來,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身穿防曬衣來往的行人。記者了解到,近幾年,隨著戶外運動的盛行和消費者防曬意識的提升,防曬衣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騎行、徒步到露營,再到城市通勤和親子出行,防曬衣的應用場景日益多元化,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從防曬到“日常”


      多場景助推市場擴張


      小紅書《2023戶外生活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1月至10月,騎行相關的筆記發布量增速近400%,徒步相關筆記發布量增速近300%,露營、釣魚、潛水沖浪等筆記發布量增速達100—150%。


      “伴隨騎行、徒步、露營等戶外運動的盛行以及消費者護膚、抗衰意識的不斷提升,適用于多元場景、主打功能差異的防曬品牌與產品大量涌現。”什么值得買電商營銷負責人張宇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也在防曬這一傳統消費品類中創造出新的增量。”有關數據顯示,2024年1月—3月,戶外防曬衣同比增長超160%。


      記者了解到,除了多元戶外場景,防曬衣也應用于城市通勤、親子出行等細分場景中,逐漸走向生活日常。來自北京的消費者李女士告訴記者,“我前不久剛買了一件防曬衣,簡直是‘萬能’穿搭。上下班路上防曬,坐辦公室防空調直吹。”另一位來自四川的小紅書網友也分享道,“戶外已經開啟‘悶著曬’模式,即便是陰天紫外線也非常強,一不小心就容易曬傷。所以我給孩子買了一件輕涼防曬衣,不僅能防止皮膚被曬傷,而且輕薄的面料還能起到‘防蚊’功效。”


      從單一到多元


      講效果更講科技


      業內專家指出,多場景的使用需求對防曬產業上游提出更多訴求,讓品牌方也有了更明確的發展方向。除了基本的防曬要求外,具有防風、防雨、防蚊、防汗功能的防曬衣受到消費者追捧,更有主打補水、上身即涼、微孔透氣等科技特色的防曬衣受到市場好評。


      同時,可以有效防護紫外線、實現全波段高倍數防曬等,融入更多高科技的防曬衣產品,也成為新的市場增長點。


      據悉,2024年蕉下推出雙面防暴曬、云朵涼感、輕薄收納、運動熱練等系列產品,滿足消費者在不同場景下的細分需求。如Jech Ultra-S 運動防曬衣,針對夏日運動場景,采用獨特的經編工藝,添加高彈力纖維,帶來更立體的涼感、更大拉伸感和彈力,能做到運動熱汗不粘身、拉伸跑跳無拘束、長時戶外防曬傷,更好滿足消費者在夏日高溫條件下的運動需求。


      除此之外,今年波司登也推出驕陽3.0第三代全能防曬衣,充分結合防曬科技與時尚美學。據了解,在防曬性能上,產品優選原紗防曬,紗線自帶防曬因子,加入納米級別TiO2顆粒,通過特殊織法結構抵御各波段紫外線,有效防止曬黑曬傷。在科技創新方面,第三代防曬衣搭載自主研發的Bo-Tech冷卻科技,為消費者帶來清爽體驗。在時尚設計上,波司登更攜手法國“ANDAM”時尚大獎得主,將戶外迷彩的設計與新型科技防曬面料相融,打造更時尚的防曬衣。


      從失范到規范


      實現行業標準化、透明化發展


      近幾年,隨著戶外運動品牌、快時尚品牌乃至白牌商家紛紛涌入防曬衣市場,行業也“卷”出新高度。消費者面對著五花八門的宣傳語,卻對產品的品質和具體防曬效果無從考證。


      蕉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行業內缺少統一、透明的產品標準。許多品牌在宣傳防曬衣時,往往使用‘超強防曬’‘極致涼感’等模糊的營銷話術,鮮少提供具體數值和檢測報告等科學依據。”該負責人表示,這種感性的宣傳方式很容易誤導消費者,使他們在購買時無法準確判斷產品的防曬效果和實際價值。


      記者看到,由于缺乏行業標準,大量商家的涌入導致防曬衣市場也出現魚龍混雜的現象,更有不良“白牌”、山寨商家為謀取私利夸大宣傳,但產品在防曬效果、耐用性和舒適度等方面均無法達到預期。此外,記者注意到,雖然國家和行業有一定的標準和規定,但目前圍繞防曬衣產品檢測和認證體系尚不完善。“例如部分品牌不能提供完整的產品檢測報告,或檢測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存疑,這種情況不僅有損消費者的權益,也影響行業的整體形象和健康發展。”業內人士坦言。


      業內人士指出,防曬衣正在成為消費者春夏外套標配,因此其對防曬衣的需求也更綜合。他們不再僅僅停留在“防曬性能”,而是希望防曬衣在親膚性、舒適度、時尚感、科技感等方面有所升級。對此,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認為,防曬衣行業發展迅速的同時,應加大研發,投入開發出更具創新性和差異化的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此外,行業應建立更為完善的品質監管體系,確保產品質量符合標準,共同助力行業朝著標準化、透明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實現有數據可查、有標準可依。(盧 岳 王紫茜)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