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調味品上市企業2023年財報悉數出爐,22家調味品上市企業營收總計1396.08億元,同比微增0.80%,其中,僅千禾味業、蓮花健康等11家企業營收呈現正增長態勢。在龍頭企業“喜憂參半”的大環境下,中小型調味品相關企業數量卻持續處于增長態勢。根據企查查數據,截至2024年1月11日,我國現存調味品相關企業54.14萬家,比2022年9月增加近14萬。一邊是包括品類巨頭在內的許多調味品企業面臨嚴峻挑戰,一邊是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調味品賽道,紛紛加入其中,加劇了行業的內卷。業內人士表示,為應對現狀,企業也在通過產品創新、渠道拓展等措施努力破“卷”,但從整體看來,謀增長仍是發展的主要目標。
嘗新派與保守派消費者共存
夏天是吃小龍蝦的季節,“90后”美食愛好者小劉早早就囤好了各種小龍蝦調料包,各種規格和售價都有,口味也有麻辣和蒜香的。“小規格的適合一人食,有時朋友來做客,需要的量就會更大一些。”小劉說,有了調料包做起小龍蝦十分方便,只要打開一包調料,按照步驟,簡簡單單就可以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經典美食。
跟小劉一樣喜歡“懶人調料”的消費者不在少數。艾媒咨詢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27年我國復合調味品市場規模將達到336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3.3%,增速高于調味品整體行業,成為大消費領域極具市場潛力的一個賽道。
除了復合調味品,一些更為新潮的調味品也隨著美食博主、美食達人的種草視頻,進入尋常百姓家。最近郭先生愛上了做飯,“博主講解得很細致,跟著他們的步驟我也能做出像模像樣的'硬菜',很有成就感。”為了準確還原視頻中的味道,郭先生購買了一大堆博主同款調味品,包括蟹粉醬、歐芹碎、黑松露調味粉、柚子醋等。
有消費者喜歡能讓自己變身“廚神”的各式調味料,也有消費者更加傳統,傾向于清淡、天然的口味,只使用“原始”的調味品,但有機、添加劑、清潔標簽是他們的敏感詞。
“我家廚房的調料臺只有鹽、醬油、醋和料酒,雖然市面上有各種五花八門的調味品在售,但我覺得食物應該以清淡為主。”家住山東日照的孫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婦,為了能夠呈現食材的原汁原味,她只使用基礎調味品。“現在買鹽會關注是否加碘,醬油、醋則會看看配料表是不是干凈。”孫女士說,自己其實不太了解添加劑,所以只購買清潔標簽類型的調味品或者標注有機的調味品。
“小而美”品類迎合多種消費場景
原創醬料、魔法香料、餐桌撒料……如果單從字面上理解,很難讓人相信這些都是調味品。但如今的市場上,一些或原料特殊或工藝特殊或配方特殊的“靈魂調味”已經小有名氣,不僅概念新奇特,價格也不便宜。
在淘寶平臺,某進口調味品品牌一瓶凈含量26克的百里香調料,售價為33元;59克的多用途混合調料,售價為68元。有機類的價格則更加昂貴,35克的有機迷迭香賣55.2元,甚至還有7克的有機歐芹碎,售價高達67元。在詳情介紹中,該品牌打出了“純香草調料 健康飲食不可少”的標語。“味道很香”“使用方便”“很健康,減脂期使用”“買來給孩子做輔食”……雖然價格高,但這些產品憑借這類“標簽”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目光。
在北京市某大型購物中心,貨架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調味品,一些理念更新穎的調味品也有自己的受眾群。以生抽為例,加加推出了“減鹽生抽”,打破傳統包裝換上新裝,并在顯著位置打出“減鹽30%”的標簽;李錦記推出了“薄鹽生抽”,主打健康養生。新潮調味品品類出圈,也吸引了諸多調味品企業加碼。恒順醋業推出了潮汕海鮮生腌冷泡汁和蒜蓉藤椒小海鮮冷泡汁2款新品,主打零脂美味和藤椒風味;太太樂湯之鮮冷泡湯系列包括泰式酸辣冷泡湯、青檸爽椰冷泡湯、玫瑰香露熟醉汁等產品,主打方便快捷,簡單高效,適用于多種消費場景。糧油調味營銷主編張力明告訴記者,這些“小而美”的細分品類,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以創新的復合調味品作為與年輕消費者溝通的媒介,通過場景化、互動性的營銷方式進行傳播,拉近溝通距離,促進了品牌年輕化。
增長成行業發展主基調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23年我國調味品市場規模達5923億元,同比增長15.4%,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6871億元,同比增長16.0%;2027年或將突破萬億元。有專家表示,作為日常剛需,增長是調味品行業發展的主基調,關鍵就在于,誰能以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贏得市場。
“每一個品類都值得重做一遍。”華糖云商副總經理梁劍表示,中國調味品產業面臨三大增長機遇。在品類方面,他舉例道,目前各類調味醬新品持續細分,并通過打造自身的差異化優勢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在餐飲門店客流大增、數字化渠道不斷完善、中國味道加速走向全球等的背景下,渠道蘊藏無數商機。此外,新消費時代,“人貨場”面臨重構,品牌可以通過創新營銷方式謀求增長。
近日,海天味業再推跨界新品,推出了檸檬茶和谷物堅果類飲品,再次嘗試貼近年輕消費群體;在千禾味業5月份的股東大會上,董事長伍超群透露管理層正在調研海外市場空間,未來計劃組建固定團隊進行點對點開發;李錦記升級餐飲專供紅冠系列產品,再次加碼餐飲賽道……2024年,絕大多數企業將“增長”定為發展目標,紛紛推出新品滿足市場新需求,加大布局餐飲和新零售等增量渠道,創新營銷方式和服務搶占消費者心智。張力明表示,隨著調味品消費市場走向多元化,各類新式的調味品不斷涌現,行業的創新升級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推動整個行業持續發展。調味品企業加大多元化產業布局,是為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構建未來新的增長力。只有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生產能力、管理能力,實現產品的高端化與生產能力的規模化,才能鞏固市場。
中國調味品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燕表示,調味品行業已經由高速發展轉為中高速發展,戰略、市場、品牌、渠道、制造及科技等各方面的高質量發展成為必然。調味品行業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產業周期已經由初創期進入相對成熟的時期,產業規模較以前快速擴張,產業形象和地位顯著提升。再加上產業的自主研發創新與市場端需求的迭代,產品品類和品牌層出不窮。市場供給快速增長,接近相對飽和的市場需求總量,今后的增長來自需求端的變化和結構調整,以及產業內部的競爭優化。(記者 高嬌娣)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