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要傳承風味又要保障安全 首個熱干面生產地方標準正式實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18





      首個熱干面生產地方標準《武漢熱干面生產管理規范》(DB 4201/T 699—2024)日前正式發布實施,標志著中國五大名面之一、湖北武漢最具代表性的小吃——熱干面迎來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的生產流程。


      這一地方標準由武漢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武漢市標準化研究院、武漢食品化妝品檢驗所歷時2年編制。“以傳承風味、保障食品安全為目標,該標準對各類型熱干面的環境衛生、廠房布局、生產工藝、關鍵控制環節等環節進行了統一規范,填補了國內熱干面食品生產管理標準的空白。”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根據生產工藝的不同,該標準將武漢熱干面細分為生干型、生濕型、半熟型、速凍型及方便型干面、方便型濕面等6個種類,并對每一種類的生產工藝流程、關鍵控制環節進行了詳細規定。“生干型熱干面需經歷混合、和面、壓面、成型、干燥、包裝等步驟,而生濕型則省去了干燥環節直接包裝,半熟型熱干面則需經過煮面、淋油、撣面等工藝環節,這些差別形成了每種類型熱干面的獨特品質,適應不同的消費需求。”參與該標準制定的武漢市標準化研究院工程師介紹,例如,武漢街頭餐飲店多采用半熟型熱干面,其余幾種類型則主要在商超、網店銷售,生干型熱干面類似于掛面,方便型熱干面則更像普通方便面。


      據初步調研統計,武漢現有取得食品生產許可的熱干面生產企業超40家,熱干面產業規模已超百億元。長時間以來,由于武漢熱干面的食品生產標準缺少統一規范,生產企業規模、人員素質、生產環境衛生等參差不齊,影響著產品的質量提升與安全提檔,不利于產業健康發展。


      為了對熱干面生產全過程加以嚴格把控、確保熱干面的食品安全,該標準明確了廠房、車間、設施設備、原輔料管理、生產過程控制、食品安全管理、檢驗、貯存及運輸、包裝等全環節規范要求。


      根據標準,生產商采購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時,應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要根據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的特點和衛生需要貯藏,設專人管理,定期檢查質量和衛生情況,及時清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原輔料和食品添加劑;在產品運輸環節,產品裝運前應對進出貨用的容器、車輛等運輸工具進行衛生檢查,運輸工具應無污染、無蟲害、無異味,并禁止與有可能造成污染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一起運輸。針對生濕型熱干面、半熟型熱干面及冷藏方便型濕面等易變質產品,標準明確,這些產品必須采取冷藏或冷凍措施以確保品質與安全,冷庫或冷藏設備的溫度與濕度需嚴格符合各產品的保藏需要。


      標準化生產是否會影響熱干面的風味?武漢市標準化研究院工程師介紹,在2022年5月標準完成立項申報后,準研制團隊多次深入企業一線,開展實地調研,廣泛征求熱干面生產企業的意見建議,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要保留熱干面的傳統風味。


      此前,武漢市市場監管局專門舉辦《武漢熱干面生產管理規范》宣貫培訓會,來自熱干面生產企業、熱干面生產加工小作坊、武漢市食品工業協會等業內人士參會,學習、掌握規范具體要求。武漢大漢口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熱干面生產有了統一標準,有助于保留傳統風味,也有助于熱干面生產企業規范生產管理行為,降低有關風險及質量成本,更有助于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記者 熊家明  通訊員 孫曉雪 徐家顯)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