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多項措施仍難以拉動銷量
經銷商庫存高方便面為何不好賣了
今年上半年,漲價、發高端新品、跨界營銷都沒能讓方便面的銷量走高。康師傅方便面業務同比下滑1%,統一方便面業務增長乏力,日清食品整體營收下滑……方便面為何不好賣了?
企業自救收效甚微
上半年,康師傅、統一、日清食品都采取了“自救”措施,但方便面仍未走出銷售困境。
今年5月,康師傅上調旗下方便面產品的零售價,袋裝面建議零售價由2.8元提升至3元,經典桶裝面由4.5元提升至5元。
中國商報記者向多位經銷商咨詢,同福食品相關負責人坦言:“5月初,康師傅向各大經銷商發布調價通知。我們手中還有大量庫存,所以供給縣城商超的產品價格還是較低的。我們還在搞競價,廠家也提醒過我們好幾次了,但產品賣不出去,我們也很為難。”
為了讓方便面更好賣,“康師傅們”也想盡辦法讓方便面高端化。在康師傅官方旗艦店里,“御品盛宴”售價為2碗裝29.9元,速達碗面的售價為34.9元/碗;在統一線上旗艦店中,滿漢大餐方便面的售價為4碗74.1元;在日清食品旗艦店中,日清拉王的價格為4碗75.6元。
康師傅財報顯示,經典系列方便面歸屬于高價袋面,而高價袋面從去年開始收入承壓。今年上半年,康師傅的高價袋面銷售額同比下滑5.5%,中價袋面下滑13.8%,干脆面及其他銷量下滑9.2%。
統一并未在財報中提到高價面的具體銷售情況。統一的經銷商中山仁達貿易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單價超過10元的方便面在線下銷售表現不好,經銷商一般都不進這些高端方便面。
在電商平臺,康師傅“御品盛宴”的月銷量是4000件,康師傅速達碗面的月銷量是1000件;統一滿漢大餐方便面月銷量是400件;日清拉王的月銷量是900件。而上述三家企業單價3元以下的方便面月銷量均超過萬件。
產品難賣或常態化
“誰先漲價,誰沒銷量。”有經銷商開玩笑說,“每個經銷商都在用最低價跟商超談,誰都不愿意先漲價。每次廠商發布漲價通知,都有經銷商站出來反對,但是沒什么用。”
經銷商品澤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站在經銷商的角度,向廠家進購的產品數量越多,廠商優惠力度就越大。如果進購產品數量少,經銷商的利潤是非常低的。我目前的庫存還有很多,到今年年底可能都消化不完。”
“租倉庫是最頭疼的事。”有一位方便面經銷商直言,“有的廠商,什么貨不好賣,就發什么貨給你。8月的庫存還沒賣完,10月的新產品又來了,如此循環,永遠賣不動。我每天一睜眼就是沒賣完的庫存。”
方便面為何不好賣了?上述品澤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認為,外賣、螺螄粉、自熱火鍋都是方便面的競品。速食產品花樣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這些新產品的概率也越來越大。
調研機構數據顯示,外賣市場規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費量就減少0.0533%。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外賣市場規模將達13319億元。
怪味新品差評不斷
記者發現,方便面企業近期推出的新品味道越來越怪。比如,白象官方公眾號近日宣布將推出“香臭面”系列,包含臭豆腐臟臟面、螺螄粉風味臭臭面、臭豆腐螺螄粉風味臭香面三款口味。此前,白象也曾推出香菜面系列。
記者在社交平臺小紅書搜索發現,部分消費者對怪味方便面意見頗多。
有消費者表示,白象香菜面面餅是綠色的,還有兩包香菜干、一袋醬包,泡出來不僅沒有一點香菜味,還很油膩。還有消費者直言,這些怪味產品又貴又難吃。
記者向白象咨詢新品研發投入相關問題,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在社交媒體平臺,也有消費者對方便面的食品安全問題提出疑問。
今年7月,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在食用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面時,在酸菜包中吃出了疑似鼠頭的異物。昆山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消費者熱線工作人員當時表示,已安排專員與消費者聯系核實,具體情況需確認。
康師傅的食品安全問題也被消費者關注。截至目前,在黑貓投訴平臺,康師傅累計投訴達2700余條,問題涉及面餅發霉、吃出異物、保質期內變質、包裝破損等。(記者 馬嘉)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