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調味品作為傳統“菜籃子”消費必需品,其質量安全事關千家萬戶。中國調味品協會近日在北京召開2024年全國調味品行業食品質量安全大會,旨在發揮協會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提升全行業的食品質量安全意識和水平,助力我國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管理和高質量發展。會上,來自政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及生產企業的專業人士一致認為,“調味品行業整體安全形勢穩中向好”不是一句空話,希望行業加快通過科技創新實現產業創新的步伐,研發出數量更多、品質更高的營養健康型調味品,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食品安全穩中向好
“食品安全是一個行業發展的底線。”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指出,尤其是調味品行業,其在整個食品行業中的占位較為獨特,食品工業、餐飲業、家庭廚房等都離不開調味品。中國調味品協會會長白燕也表示,隨著消費者生活品質的提升和對美味追求的新趨勢,調味品在日常飲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時,隨著餐飲業和食品加工行業的快速迭代,調味品在推動食品工業進一步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
近年來,在政府部門的指導和業內企業的共同努力下,調味品行業嚴把生產、流通和消費的每一道關口,食品質量安全形勢穩中向好,但服務對象的廣泛性也對調味品質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陳君石提醒,食品安全在我國還會是一個長久的話題,近年來調味品領域法規、標準發展較快、變化較多,行業需要與時俱進,配合政府做好相關工作,共同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表示,在行業競爭度加劇的背景下,新技術的應用和新產品的開發等都面臨是否符合現有食品質量安全規定、如何真正滿足消費者對健康和營養日益增長需求情況的挑戰。他建議生產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經營和產品推廣宣傳方面,除了遵紀守法、保證產品質量和安全外,還要尊重科學,在產品宣傳、推廣和標簽上做到客觀、真實,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食鹽和食品添加劑監管處處長張士俠表示,調味品行業企業數量多、社會關注度高,是站在風口浪尖上的一個行業。自2020年至今,我國調味品企業數量持續增加,行業管理、行業自律面臨更多挑戰。她建議企業應準確理解和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落實主體責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自查制度,認知自身食品安全風險問題,完善風險防控措施,及時發現問題、調整問題,推動行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白燕表示,未來,中國調味品協會將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開展調味品行業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通過開展行業調研、意見征集、專家研討等方式,扎扎實實做好行業分析和研判,積極為政府部門建言獻策,并引導和督促調味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加強行業自律,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當下,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敏感度是高于價格的,食品行業抓好了質量和安全,就把握住了發展的基本盤。”蓮花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李斌表示,通過業界十幾年來的不懈努力,全國調味品行業質量安全工作已經成為行業化、體系化、全員化的共識,為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他呼吁調味品企業,共同筑牢質量安全底線的“鋼鐵長城”,加強行業自律,相互監督促進,合力推動調味品行業健康發展。
成都圣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俊松也表示,食品質量安全已經成為當前消費者關注的熱點,也是調味品行業的生命線。調味品企業只有堅守質量安全底線,才能贏得消費者信任,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科技創新賦能轉型升級
“在調味品整體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的基礎上,行業更需要注重產品質量轉型升級。”陳君石表示,“通過科學技術實現產品創新,使調味品在保障消費者享受美好口味的同時,更加營養和健康,這是行業十分明確的一個發展方向。”
“中華飲食博大精深、口味豐富,我國調味品種類眾多、迭代迅速,這對調味品行業的行業管理、產品質量及食品安全管理和標準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白燕表示,與往年相比,今年大會在“食品安全”的基礎上,將“質量”也納入到了主題當中,以適應行業對提升產品品質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堅建議調味品生產企業,滿足消費者需求,開發更多更加美味和健康的產品,同時也建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團隊發揮自身科研優勢,加強科技創新,為調味品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二級調研員孫璐對此表示認同。他指出,前沿科技為食品工業的創新注入了新的動力,現代信息技術對食品工業的賦能作用更加明顯,5G、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應用,為食品工業的智能化、柔性化生產提供了可行路徑。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營養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國民營養健康狀況明顯改善,但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齡化、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影響,目前仍面臨居民營養不足與過剩并存、營養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營養相關疾病多發等問題。“調味品承載著保供給、提風味、促健康等多方面的消費需求,需要多方團結協作共同努力,不斷滿足消費者在安全、營養、健康等方面的新需求。”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一級巡視員李泰然表示,該司將積極支持行業創新,持續通過食品安全標準、風險監測評估和健康中國行動和合理膳食行動等工作平臺,助力調味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食鹽中的主要成分鈉,參與人體能量代謝、維持酸堿平衡及血壓穩定,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但是,高鹽(鈉)攝入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這需要調味品企業、行業共同努力,通過科技創新研發出更多健康產品,為國人的健康作出更大貢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表示,高鹽(鈉)攝入會對心血管、腦組織、腎臟等產生損傷,增加居民與國家的健康負擔,目前已有不少調味品企業通過科技創新研發推出了相關新品,助力國人健康,但改變食物環境、消費行為的難度仍大,需要業界共同努力,為國人吃得美味、吃得營養、最終吃出健康作出貢獻。
“鹽是味覺之母,餐桌和調味品是減鹽的核心。”在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看來,未來調味品行業最大的挑戰或許是如何保證國民健康地吃下去。其中,同消費者進行個性化的交流是健康教育的關鍵。他建議企業從研究消費者心理入手,細化人群,在此基礎上進行營銷宣傳,提高消費者“獲得感”,最終增加消費者對低鹽、減鹽食品的自主選擇性。
“從農產品原材料端安全性保障,到加工端標準化建設,再到成品端高質量產品開發,每一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開發特色產品,如減鹽、有機、特色醬油”“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強化民族品牌形象”“用好大數據,加強對鮮味食品的智能化研究與開發,加強大語言模型的應用”……與會專家圍繞“質量安全”主題,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和專業特長,從機制完善、新品開發、標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交流探討,為推動調味品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記者 高嬌娣)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