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液態奶到高附加值產品 深加工成我國乳業發展核心路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05





      日前,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三十一次年會乳業科學家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辦。會上,多位乳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共同聚焦乳業前沿科技,探討行業創新發展路徑。


      科學與創新是乳業應對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這一觀點已成為業界共識。國際乳品聯合會(IDF)總干事勞倫斯·里肯在會上說,“從提升乳品的質量安全到改善動物的福利,我們和全球知名的科學家及機構進行合作,深化乳業科學的認識,開發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核心議題之一是可持續發展。”勞倫斯·里肯指出,年輕人對乳業未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年輕從業者把握學習的機會,加強協作。“不要停止提問, 這將對塑造乳業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


      談及我國乳業近年來的變化,首先就是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保駕護航。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看來,食品安全標準不僅是監管的管理依據,也在保障食品安全,特別是促進和引領行業發展,以及在保護貿易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李寧介紹,自食品安全法頒布實施后,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國家衛生健康委已累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660項,涵蓋340余種食品類別和2萬余項指標,覆蓋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全環節和全人群。乳品安全標準作為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國家衛生健康委加強新食品原料、營養強化劑的審批,進一步促進了乳品創新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數智化的快速發展推動行業不斷實現質的飛躍,對于未來乳業制造而言,數智化也是其重要的發展方向。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乳企可以實現多目標、多參量的精準調控,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乳品制造數智化技術的發展為乳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浙江大學教授劉東紅介紹了數字孿生技術在乳品生產中的應用,并展示了其在設備智能維護和生產過程優化中的巨大潛力。


      此外,劉東紅還強調了乳品制造數智化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通過數智化技術,乳品制造企業可以更加精準地控制生產過程,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從而實現綠色生產和可持續發展。有關資料顯示,一方面,企業通過對生產設備和流程的數字化模擬,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測試和優化,提前發現潛在問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例如,在設備維護方面,數字孿生模型可以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預測設備故障,實現預防性維護,減少設備停機時間。另一方面,數字孿生技術有助于提升產品質量管控水平。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對各項數據的實時采集和分析,企業能夠及時調整生產參數,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同時,消費者也能通過數字孿生工廠等平臺,更直觀地了解產品的生產過程,增強對產品質量的信任。


      隨著消費升級與市場競爭加劇,全球乳業已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提升,深加工也成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路徑。目前,乳糖酶在乳品工業中應用廣泛,市場上的各類無乳糖牛奶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在乳品用酶市場中,蛋白酶(主要為凝乳酶)占全球總乳品酶業務的60%,其次是乳糖酶,占全球乳制品酶制劑的25%。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江正強表示,通過酶解技術,可以將乳品中的蛋白質和乳糖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功能性成分,如生物活性肽和低聚糖。這些成分不僅可以提升乳品的營養價值,還可以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酶制劑的應用還可以提高乳品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江正強建議,企業與高校和科研機構要加強合作,共同推動酶制劑技術在乳業中的應用和發展。


      在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何劍看來,乳制品消費結構調整正從“量”轉向“質”,產業發展將迎來“黃金十年”。何劍表示,我國乳業正處于從液態奶到高附加值深加工的拐點,深加工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路徑。其間,需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不同于側重基礎研究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著眼于解決關鍵問題。” 何劍介紹,目前,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圍繞乳品加工核心領域,深度融合合成生物學、人工智能與工業數字化技術,在母乳化技術、乳成分分離與高值化利用、功能化配方設計及國產化原料替代技術等方面已取得系統性突破,推動乳業全產業鏈迭代升級。


      “乳深加工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技術處理,從基礎乳原料,如生鮮乳、脫脂乳中提取或轉化出具有特殊功能、高營養密度或特定技術特性的高附加值原料,可以幫助企業提高利潤空間,滿足市場更高的功能性、營養性需求。”何劍舉例說,“滅菌和包裝技術的引入讓牛奶走進千家萬戶,依托酶水解技術研發出無乳糖牛奶,讓乳糖不耐人群也能享受牛奶。如今,乳深加工技術等科技不斷創新,對牛奶天然營養的挖掘不斷深入,為不同人群定制專屬精準營養方案提供了更多可能。”


      此外,我國乳業正全面加速乳業全鏈路AI戰略布局。“AI技術已貫穿從奶牛養殖到產品研發生產,再到消費終端的全場景。例如,通過AI智能平臺與機器學習,構建UHT奶油性能精準預測模型,精準設計奶油配方并提升產品優化迭代效率;通過眼動儀追蹤消費者注意力分布,測得3D鐳射版奶粉包裝能更好地吸引消費者持續觀看。”何劍表示,以科技賦能,乳業將不斷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產品與體驗。(記者 楊曉晶)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