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存得住”到“存得鮮”“中國標準”領跑全球家電業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21





      隨著近兩年消費市場的整體復蘇,以及以舊換新等刺激性消費政策的落地執行,家電行業發展趨勢持續向好。奧維云網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家電全品類(不含3C)零售額9071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油煙機、灶具、洗碗機、凈水器、電飯煲等品類在線下市場高端價位段的產品結構均有明顯提升。


      家電行業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標準的引領和支撐。據了解,中國家電標準體系已形成覆蓋安全、性能、能效、智能化的全鏈條技術規范,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家電標委會”)歸口管理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共計586項,其中國家標準329項、行業標準257項。這些標準涵蓋了家用電器安全、產品綜合性能、檢測方法、噪聲、包裝、安裝維修、售后服務、安全使用年限、回收與再生利用、產品可靠性、產品抗除菌功能等方面,從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對產品設計、制造、檢驗、安裝、使用、售后服務、維修和再生利用等進行了規范,從而保障了產品的質量,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作為最早一批成立的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家電標委會下設制冷空調器具、清潔器具、廚房器具、通風器具、保健和類似器具、取暖熨燙器具、美容及其他器具、商用電氣飲食加工服務設備、家用電器布線及安裝、家用電器用主要零部件、家用電器噪聲、家用電器可靠性、家用電器服務以及電熱毯、中央電暖系統等19個分技術委員會和18個標準化工作組,構建了較完善的家用電器標準體系,覆蓋了家用電器的全生命周期,不斷引領和推動家電行業高質量發展。


      據家電標委會秘書處所在單位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院長曲宗峰介紹,家電行業自2008年完成第一版標準體系框架后,經過再研究,于2017年完成了第二版標準體系框架,進一步提高了家電行業標準化的整體水平。然而,隨著家電產業逐步從中低端向高端轉型,技術研發及品牌建設逐年提升,新產品不斷涌現,消費者的需求日益提高,舊有的標準體系已難以滿足行業發展的實際需要,2020年,家電行業第三版標準體系框架開始研究搭建,標志著家電行業標準化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家用電器標準體系是動態發展的體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標準體系將不斷進行修訂和完善,以確保其適應性。”曲宗峰表示,目前家電領域已建立了各層次分明、逐級遞進的標準體系,切實滿足了家電行業迅速發展的標準化需求,為家電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標準技術支撐。


      不僅如此,標準體系的建設還推動了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并通過將我國優勢技術標準轉化為國際標準,增強了我國家電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主導制定發布的家電國際標準共20余項,主導在研的家電國際標準項目有6項,國際標準轉化率達92%。其中,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量化保鮮性能,豐富評價維度,引領產品從“存得住”向“存得鮮”轉變,填補了國際空白。


      本次全國輕工行業標準化工作會議上,家電標委會及其下設的制冷空調器具分技術委員會、清潔器具分技術委員會、美容及其他器具分技術委員會均榮獲2023—2024年度輕工行業標準化工作先進集體,標準研制數量高于輕工平均水平20%以上。這是對家電標委會在家電標準體系建設方面所取得成績的肯定,也進一步展現了輕工行業標準化工作對賦能行業進階提質、引領產業躍升發展的顯著作用。


      曲宗峰表示,邁入“十五五”新征程,家電標委會將結合技術、行業、產品的發展現狀和未來需求,持續完善和優化家用電器領域標準體系,不斷提升家電標準的適用性、規范性、協調性,增加智能家電和適用于老年人及兒童的產品標準、家庭服務機器人標準、綠色制造標準、可靠性標準,以及健康、節能環保等方面的標準供給,并不斷提升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一致性,為全球家電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標準技術支撐。(記者 胡靜)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