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不如德國?德媒澄清有關中國的5個“迷思”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30





      德國《資本》月刊網站8月28日刊登題為《有關中國的5個迷思》一文。作者為德國梅迪亞特集團創始人兼執行總經理卡特婭·內特斯海姆。現將文章摘編如下:
     
      1、中國人只會模仿?
     
      文章稱,中國公司長期以來聲譽不好:模仿西方的成功產品、品牌和商業模式,稍加修改后在本國市場銷售。這種現象以“山寨”這一中文概念而出名。但中國企業不僅僅接受功能模式,它們往往還對其升級改造。對原產品的這種解構和改進深深植根于中國的傳統,這在古代杰作中已經能夠找到。這是他們的創新方式。
     
      模仿、改進或組合帶來了一些新的和獨有的東西,而不是簡單的拷貝。事實上,中國在獨立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方面正追趕上來。例如,2017年中國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二,只小幅落后于美國。它在這個創紀錄之年超過了日本,把日本擠到了第三位。在排名前15位的國家中,中國是唯一實現兩位數年增長率(13.4%)的國家——而且自2003年以來從未間斷地都是兩位數增長。
     
      2、中國還遠遠沒有達到我們的發展水平?
     
      文章表示,涉及中國在長期內是否會成為值得重視的競爭對手這個問題時,有關中國的另一個迷思表達了西方國家的某種傲慢。例如,中國仍然經常被視為一個為了達到西方經濟大國水平而必須補很多課的發展中國家。但現在的現實看起來完全是另一個樣子。特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等城市正在推出越來越多的創新,并擁有讓一個德國人只能羨慕的基礎設施。“效率飛地”這個概念和“試點城市”這個務實概念也提供了就算不優于但也不弱于西方國家的創新潛力。“效率飛地”是指集合了某些專長的城市,“試點城市”則嘗試政策和制度創新。
     
      3、“中國制造”不如“德國制造”?
     
      文章寫道,“德國制造”和“中國制造”這兩個標簽乍一看似乎形成鮮明對比。可能您也認為前者質量高、誤差容忍度低且極其精確,后者則“倉促、廉價、量大”。甚至在中國,“德國制造”品牌也格外受青睞。但中國現在不僅能夠做到“更廉價”、而且往往也能做到“更好”。這在智能手機市場尤其明顯。因此,“中國制造”不再是一個警告標識,而是正在變成越來越值得重視且會危及“德國制造”的創新標簽。
     
      4、中國人是非常有效率的工蜂?
     
      這里必須進行區分:他們是工蜂,但不一定有效率。尤其在深圳這樣的新興城市很多人告訴我,中國人工作到危及健康的程度。部分原因在于這座城市的供應行業工作節奏非常快。這種工作狂的明顯表現是,在每天很早和很晚的時候出現上下班高峰——以及在公共場所到處都有人打瞌睡。有時我會覺得他們先工作再思考。
     
      5、中國經濟增長不會再長久好下去?
     
      作者表示,一提到中國的城市,很多人就會想到摩天大樓、擁擠的街道和霧霾。我在去中國之前也有類似的預期。但實際情況令我感到驚訝。我感覺不到空氣污染——天空晴朗,空氣清新。如果仔細了解一下,就會發現原因和變化程度都很明顯:自2007年以來,中國就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國家戰略。中國國家領導人說,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中國的情況是,說到做到。下面是幾個例子:
     
      ·中國是電動汽車銷售全球市場領頭羊——包括公共交通。
     
      ·根據彭博新聞社提供的數據,全球安裝的太陽能電池板有近三分之一是在中國。
     
      ·2018年,中國植樹造林面積與愛爾蘭國土面積相當。
     
      ·現在環保在官員績效考核標準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地方的GDP增長率。
     
      環保政策的效果正在顯現:據彭博新聞社報道,2017年北京平均每日空氣污染程度比2015年下降近三分之一,而其他一些大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則下降了大約十分之一。
     
      迄今沒有跡象表明環保會讓國家經濟脫軌。2017年,中國GDP增長達到6.9%,是7年來首次提速。此外,中國把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等高科技工業視為在環保方面扮演全球領導角色并制定標準的契機,尤其因為美國目前在這個領域撤離后留下真空。
     
      所以,我只能引用一句古老的格言:百聞不如一見。我推薦大家到中國看看,而且不只是去看擁有長城和兵馬俑的歷史悠久的中國,尤其還要去看上海、深圳和廣州等地的現代化中國。您會大開眼界!(編譯/聶立濤)
     
    CBD
    資料圖片:藍天白云下的北京CBD(2018年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轉自:參考消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吸油煙機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

      吸油煙機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

      吸油煙機兩大陣營的不同還表現在市場定位也截然不同:江浙品牌更注重產品工藝和品牌溢價,走的是高端路線;而珠三角品牌定位高性價比的大眾化消費,更接地氣,實施的中高低端全線覆蓋。
      2017-08-07
    • 讓中國制造輕工產品火爆

      讓中國制造輕工產品火爆"一帶一路"朋友圈

      不僅是鐘表行業,近幾年,家電、家具、乳制品、皮革、造紙、縫制設備、五金等輕工行業都在加速“一帶一路”產業布局,面對全新的市場格局,加快對自身產業結構和市場規劃的調整速度。
      2017-12-05
    • 高端中國制造品牌科研加快行業產業升級

        近年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越來越得到世界的關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制造強國建設”,“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
      2018-03-19
    • 智能制造釋放中國制造全球紅利

      智能制造釋放中國制造全球紅利

        在前不久結束的2018世界制造業大會上,一批前沿技術和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制造的魅力。顯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智能制造已然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它讓傳...
      2018-06-04

    熱點視頻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