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明珠再對舊相識出手 海立股份股權爭奪戰火藥味十足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0-11





      格力電器于10月8日晚間披露的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1491億元至1509億元,去年同期為1120億元;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06億元至216億元,同比增長33%-40%。格力電器前三季度業績逼近2017年全年水平。
     
     
    董明珠 海立股份  爭奪戰
     
      從空調業市占率來看,格力電器已當之無愧稱“王”。根據《暖通空調資訊》發布的《2018上半年度中央空調行業發展報告》,格力中央空調以17.03%的市場占有率繼續領跑國內中央空調行業,較2017年度全年15.42%的市場份額,領先優勢擴大了1.61個百分點。零售市場相關的產品方面,家用空調38.00%的市場占有率,領先優勢明顯。
     
      放眼全球,格力電器也難逢敵手,占據著全球五分之一以上的市場。日本經濟新聞發布2017年“全球主要商品與服務市場份額調查”顯示,格力電器以21.9%的市場份額位居家用空調領域榜首,超過第二名約7個百分點。
     
      不過,董明珠并不會止步于此。
     
      據界面報道,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提出了一個新目標——到2023年銷售目標6000億元。
     
      顯然,2018年營收增長任務格力已圓滿并超額完成,但基數規模增大后,格力電器還要保證增速不下滑,這非易事。格力電器空調營收占比超八成,而當下全中國整體空調市場規模也不到3000億元。因此,董明珠希望于其他業務發力,努力培育新的增長極。
     
      為了下好一局更大、且更挑戰性的大棋,董明珠毫不猶豫地又向舊相識出手了——日前,格力電器對外宣布,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海立股份4331.55萬股,所持股份由此前的5%增至10%。
     
      說是舊相識并非因為第一次舉牌。董明珠第一次舉牌海立股份是在2017年8月底至9月中旬,其花了至少5億元買入了海立股份5%的股份,并一躍成為海立股份第三大股東。
     
      此外,海立股份早年為格力電器壓縮機供應商,兩家企業交易往來頻繁。數據顯示,格力電器2017年有10.74億元壓縮機采購來自海立股份,同時有13.38億元銷售收入來自海立股份。
     
      董明珠這位鐵娘子對沒有實控人的海立股份勢在必得兩次舉牌的原因究竟為何?
     
      在董明珠這局大棋中,最重要的兩顆棋子——“造車”和“造芯”。公開資料顯示,董明珠一直對“造車夢”滿懷熱情,鐵娘子很早就布局了珠海銀隆,但因格力電器股東的反對而以失敗告終,但董明珠不會善罷甘休,矛頭一轉對準海立股份。
     
      海立股份官方網站資料顯示,海立股份的主營業務為空調壓縮機,其是全球領先的空調壓縮機、電機及驅動控制、以及冷暖關聯產品研發制造商,旗下共有9家企業,形成了“壓縮機、電機、驅動控制、冷暖關聯”四大關聯。
     
      董明珠的兩次舉牌看中的就是海立股份掌握的核心技術。一是因其在空調壓縮機上的優勢,二是其在新能源車用壓縮機上同樣存在價值,其子公司上海海立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生產和銷售新能源車用壓縮機,這也可能會對董明珠的“造車夢”起到幫助。
     
      而”造芯“是董明珠在今年6月才開始明確提出的戰略方向,自中興禁運風波以來,我國的芯片產業一直都是各界關注的焦點,這讓致力于“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董明珠躍躍欲試。頻頻舉牌海立,此舉不難看出她的意圖:擴充產業鏈結構和整合產業優質資源,借助上海國際化地位的人才、信息和創新優勢,打造產業鏈更加齊全的國際化企業。
     
      天風證券報告指出,格力電器除了繼續夯實空調主業,進一步推進空調芯片設計和研發,力圖掌握空調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格力未來將在智能裝備和機器人、精密鑄造、新能源產業等進行多元布局。
     
      面對格力電器的頻頻舉牌,海立股份是否愿意讓董明珠稱心如意呢?
     
      7月6日晚間,海立股份發公告稱,擬向控股股東上海電氣發行新股,募資不超過10億元。定增完成后,上海電氣的持股比例將進一步增長,但不會超過33.51%。由于海立股份定增方案披露的時間節點在格力電器二次舉牌后,市場上普遍認為,此舉的重要意圖在于,加大大股東上海電氣的控制權。
     
      毫無疑問,海立股份和上海電氣總公司推出的定增方案,顯然是面對董明珠的入侵而作出的抵抗行動,目的是為了維持上市公司的控制權現狀,也是對格力的示警。
     
      不過,一旦董明珠對海立股份控制權志在必得的話,在有“現金奶牛”俗稱的格力電器面前,上海電氣總公司和海立股份作出的抵抗行動很可能難以改變最終的結果。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格力電器母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466.48億元,為其收購提供充足彈藥。
     
      但是,上海電氣與海立存在關聯關系,所以在公司即將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中,上海電氣將回避表決。如此一來,海立的第二和第三大股東的投票就至關重要。目前格力已經通過增持成為海立的第三大股東,逼近第二大股東,其在非公開發行預案中如何投票,還不得而知。
     
      顯然,海立股份的股權爭奪戰火藥味十足,大眾將目光聚焦在董明珠下一步的行動上。(記者胡愛善 實習記者羅萍)
     
      轉自:中國網科技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董明珠:制造業存在短板,核心部件研發技術還沒有完全掌握

      董明珠:制造業存在短板,核心部件研發技術還沒有完全掌握

       看到成績的時候,也不要過于樂觀。我們還存在著巨大的短板,一些核心部件的研發技術并沒有掌握在我們的手上,比如數控機床、高端技術的產品、技術材料的研究。
      2018-03-16
    • 格力電器將布局四大領域 董明珠稱搞芯片不影響分紅

      格力電器將布局四大領域 董明珠稱搞芯片不影響分紅

        6月25日,在公司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表示,發展芯片業務不影響分紅,爭取明年讓格力空調用上自己制造的芯片。她介紹,格力電器未來發展方向將集中在空調、高端裝備、生活品類、通信設備四大類,空調...
      2018-06-26
    • 董明珠布局未來,2000億營收目標懸念待解

      董明珠布局未來,2000億營收目標懸念待解

        6月26日下午格力電器股東大會參會人數破紀錄,背后是股東對格力走向的關注與期待。為何今年不分紅、能否連任、造芯片虛與實、空調業務天花板如何打破……面對股東的疑問,董明珠一一回應。從90%以上的議案投票通過率,看到...
      2018-06-27
    • 董明珠砸重金做芯片 李東生稱500億元遠不夠

        格力不分紅,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篤定地說,一定要做芯片。不過,作為空調老大,格力雖然在空調領域有毋庸置疑的制造能力,但能否在芯片領域有所建樹,被外界打上一個問號。畢竟相較于家電,芯片產業門檻高、投入成本高、...
      2018-07-0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