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蛟龍”號預計7月乘新母船重返馬里亞納海溝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2-15





      自然資源部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丁忠軍14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今年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新母船“深海一號”將執行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科學應用與性能優化研究任務,和技術升級后的“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開展為期約40天的適配式海試,預計下潛深度7000米,共10個左右潛次。
     
      據了解,適配式海試結束后,潛水器將進入業務化運行階段,“深海一號”將攜“蛟龍”號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盆,執行中國大洋56航次任務。
     
      “蛟龍”號從完成研發至今已10余年,部分設備性能下降,同時,經過百余次下潛,部分安裝設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個別部件和設備經過了多次修復,總體性能受到一定影響,安全風險升高。按照《“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全壽命維護保障技術方案》要求,潛水器每隔10年須進行大修,以保持其先進的作業能力。
     
      丁忠軍告訴記者,“蛟龍”號大修主要包括全系統勘驗與拆檢、設備檢驗、故障修復、全系統復裝、陸上聯調、水池試驗等,技術升級主要包括框架結構優化、控制系統升級、測深側掃聲吶升級等。經過為期一年的大修與技術升級,“蛟龍”號已完成總裝及陸上聯調,技術狀態具備轉段條件,即將進入水池試驗階段。
     
      “這是海試前的最后一環,將全面驗證潛水器的技術狀態。”丁忠軍說,通過大修與技術升級,“蛟龍”號具備了一些新功能:機械手有效作業半徑提高了近30厘米,作業范圍擴大,取樣能力增強;升級后的控制系統精度提高,目標搜集效率大幅提高;測深側掃勘查精度提高。
     
      他同時表示,在大修與技術升級中開展了鋰電池探索性研究,但其并不會直接替換“蛟龍”號目前使用的銀鋅電池。(記者陳瑜)
     
      轉自: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