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振中:消費品牌打造永遠在路上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13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種不平衡不充分發展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體現在各個行業和部門。對消費市場來講,體現為對高端消費品牌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飛速增長,GDP大幅度提升,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日子也越來越好。就是說,吃得有沒有、飽不飽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的矛盾是吃得是否健康,穿得是否有品位。

      因此,在新時代,要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要求,生產、提供更多優質的品牌消費品投放市場,滿足人民大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什么是品牌呢?品牌的原始意思就是“烙印”,它非常形象地表達了品牌的真諦——在消費者心中留下烙印。品牌其實就是“品”和“牌”,“品”就是品質或產品質量,是企業的品;“牌”就是口碑,就是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的美好“烙印”和美譽度,是消費者的牌。

      面對消費升級,消費品牌打造是一個持續、永恒、不斷創新的過程。眾所周知,很多情況下20%的消費品牌可能占據80%的市場份額,沒有品牌、沒有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不被消費者接受。品牌不是一朝一夕能打造出來的,需要有完善的制造體系和產品質量標準來支撐。因此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速度到中國質量,從中國產品到中國品牌,從中國品牌到中國名牌,從中國名牌到國際名牌,這就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改變、調整、提升,最終打造為知名品牌的過程。

      消費品牌打造離不開創新。打造品牌是一種創新、是一個轉變、是歷史和時代的選擇。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品牌建設離不開創新。在品牌建設中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產品、服務、技術、市場、業態、管理等諸多方面進行創新。用創新不斷增強中國制造的附加值和吸引力,推動中國品牌的建立,增加中國品牌的影響力、公信力和領導力,培育中國品牌的忠誠度。創新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沒有創新,社會無法進步;沒有創新,民族無法發展,人類文明難以推進。

      消費品牌打造也是對文化的傳承和延伸。品牌是文化價值的體現。一個好的品牌可以把一群價值觀相同或相近的人聚合在一起。品牌的成熟和發展又可以把文化傳播出去。文化在品牌中得以體現,品牌通過蘊含更多文化而提升價值,二者相生相長。區域品牌體現和傳播的是區域文化,國家品牌代表和弘揚的是國家文化,國際品牌能更好地在國際市場中傳播。

      消費品牌打造還是一種無形資本的聚合。消費者對消費品牌的選擇是一種信任、一種托付、一種追隨和引領。品牌之所以成為品牌甚至名牌,是建立在它受消費者尊重、信任、依賴甚至托付的基礎之上。就像一些女士愿意花重金購買名牌包一樣,這個包提供的絕不僅僅是其使用功能。有時候忠誠度很高的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甩也甩不掉、拋也拋不開,可謂形影相隨、不離不棄、終生相依。這就是一種巨大的無形資本。

      消費升級是大勢所趨,建立和打造更多享譽全球的中國品牌甚至中國名牌,對于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拉動內需、解決就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將大有裨益。因此消費品牌打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消費品牌打造永遠在路上。(本文作者系《消費日報》社總編輯)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