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不僅能夠彎曲折疊還可以透明,洗衣機除了洗衣服外,還可以干洗包包、兒童玩具等日用品,除此之外干衣機、洗碗機、洗鞋機、下嵌式中式蒸箱等新品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市場上。
對比幾年的智能家居行業,記者發現家電行業的市場化競爭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智能化因素已經成為標配。硬件質量、價格以外,對細分市場的精準挖掘,對消費體驗服務的升級,以及圍繞真痛點將"黑科技"真正落地,成為企業競爭新的關鍵籌碼。
尋找逆勢增長新品類
伴隨行業規模化增長放緩,以及消費升級趨勢推動,家電行業整體向中高端和細分化市場轉型,通過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消費趨勢,結合中國家庭的消費特點和需求,發掘培育新品類成為不少家電廠商的新選擇。
這一現象在廚電行業尤為明顯。2018年廚電市場遭遇寒冬,根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8年受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廚電品類市場規模下滑,零售640億元,同比下滑6.4%。廚房傳統三大件吸油煙機、燃氣灶和消毒柜銷售額均出現明顯下滑,與之相對應的是洗碗機銷售額依舊保持增長。"中國家用電器市場是一個二分市場,洗衣機、冰箱市場接下來在量方面不會有太多增長,它的增長會呈現一種混合特性。增長不再像以前一樣迅猛,但同時高性能、高端、高功能的家用電器增長比較迅速,例如洗碗機會呈現雙位數增長。"惠而浦集團全球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比澤爾告訴記者。
對比中國龐大的GDP和人均GDP水平,如果中國洗碗機市場得到充分發展,市場滲透率至少在30%到50%。而干衣機在發達國家滲透率是40%-45%,目前歐洲市場滲透率為25%,美國是40%,中國的滲透率是不高的。"很明顯中國已經一躍成為全球家電市場中最高級的市場,中國的增長機會更快、更多。"馬克·比澤爾表示。
智能從單品走向場景化
除了高端化、個性化,消費者對家電產品智能化的需求也已經從單品上升到全場景的互聯互通。近年市場上幾乎所有家電巨頭都搭建了全屋智能場景,從智能客廳、智能廚房到智能臥室、智能洗手間等。
從體驗上而言,相較于前幾年常常出現卡頓和死機的尷尬情形,今年智能家居人機交互體驗更穩定,產品與產品之間的協作更加流暢,反應速度也都提升不少。
不過在實際走訪中記者發現,不少消費者反饋雖然對智能家居越來越熟悉,各大廠商的智能家居場景也足夠誘人,但在實際應用中,產品與產品間的智能化還是不盡如人意,購買的幾件智能家居爆款例如智能音箱、智能窗簾等往往在家中落灰。
智能家居的概念已經提及多年,但縱觀整個智能家居產業鏈現狀依舊呈現散且慢的特征,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智能家居進程緩慢,有哪些方法可以促進產業鏈合作,加速智能家居的商業模式創新?
對此日海艾拉總經理薛國棟告訴記者,智能家居的碎片化和信息孤島問題主要還是行業標準不統一這個頑疾所致。"圈子內時常調侃,真正做產品的是制造企業,但如今做產品的變成了弱勢群體,互聯網公司以及大的平臺控制著渠道,大家都看到智能家居所帶來的巨大機會,但當下的競爭格局,使得人人都想成為標準的制定者。"要破除互聯壁壘,薛國棟認為需要產業鏈串聯的同時,也清晰各自的產品定位,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來共同促進智能家居的落地,而非一家獨大。
對此艾拉物聯聯合創始人張南雄則認為,與歐美相對成熟的市場不同,中國客戶往往更關注硬件價格,而智能家居真正的價值并不僅僅是遙控,更是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智能家居要想真正落地,必須更注重產品的使用體驗和售后服務。"可以看到的趨勢是,智能家居正在從非數據化走向數據化,借助AI和5G技術,可以進行更可靠的控制,讓智能家居加速落地。"張南雄表示。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