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口大米搶占中國高端宴會市場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呂進玉    時間:2017-04-10





      米飯像是食品界的“一股清流”,極少在大眾的注意力中當主角,雖然它一直是我們的主食。而臨近的日本總擅長在米飯上講出一些匠人的故事,并與健康息息相關。所以,赴日游火了的同時,日本大米的出口也是水漲船高。


      [目前國內大米缺乏產業鏈上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品牌,導致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較弱,“信任成本”較高,追求品質的國內消費者才不得不轉投國外]


      “健康”已經成為消費者無法抗拒的營銷標簽,也相當于是更昂貴的價格、更高的品質,以及更多的企業利潤。


      米飯像是食品界的“一股清流”,極少在大眾的注意力中當主角,雖然它一直是我們的主食。而臨近的日本總擅長在米飯上講出一些匠人的故事,并與健康息息相關。所以,赴日游火了的同時,日本大米的出口也是水漲船高。


      根據日本媒體的報道,日本從2016年度開始全面向中國出口大米。日本方面擴大對華大米出口的理由是,當地少子化和老齡化加劇,本國對大米的需求正在不斷減少。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高端農業”成為其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選擇。


      “中國消費者對日本大米還是比較認可的,確實日本人在種植、收割,甚至烹飪上都非常考究,同時他們對與之相關的各種技術的鉆研也是非常潛心的。在一些高端宴會上日本米和泰國米都用得非常多,但泰國米的品質、品牌和渠道都太混亂了。”成都世紀城天堂洲際大飯店廚房運營總監林述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據了解,2015年,日本對中國大米出口量達到了600噸,這是前一年的4倍。此外,根據咨詢機構歐睿國際提供的數據,從2011年至2016年,國內大米銷售市場總額不斷增長,2016年達到近664億元。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2011年,中國首次成為了大米凈進口國;2012年,中國首次躍升為世界大米第一進口國。盡管大米在市場上并沒有刮起潮流風,但從上述數據也不難看出大米貿易發展的“高歌猛進”。


      盡管大米在市場上并沒有刮起潮流風,但從上述數據也不難看出大米消費之于大眾消費之必要。記者從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看到,2016年我國大米進出口出現雙增趨勢。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通過海關渠道進口大米高達353萬噸,較上年增加18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出口量39.5萬噸,較上年增加10.9萬噸,凈進口量達到314萬噸。國內大米消費體量如此之大,卻受制于市場化和品牌化意識薄弱的影響。“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個大米品牌能夠做到馳名中外,五常大米應該是國內目前做得最好的。”上海優合谷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社長丁曉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當前,印度為出口大米最多的國家,其次是泰國。泰米出口商公會2月份曾表示,2016年泰國大米出口988萬噸,同比增長0.9%,價值逾44億美元,出口量僅次于印度的1043萬噸而位居世界第二。泰米出口商公會認為,2017年國際大米出口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因為多個大米出口國的產量將增加,同時大米進口國的需求減少,米價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居民生活水平和層次不斷升級,適量進口國際大米有利于彌補和豐富國內大米供給與消費,有助于國內大米產業戰略升級和市場均衡發展,但是大米畢竟是國民經濟戰略物資之一,太過于依賴或集中在外部市場,或者某個別國家市場,其風險也是不能忽視的。”林述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據了解,大米作為大宗貿易商品,進口數量規模上普遍較大,各國進口檢驗檢疫部門通常采取抽樣式檢驗檢疫。這就使得許多低質、低劣大米或從出口發達國家被阻后“轉戰”中國市場。據發改委歷年頒布的《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2012、2013、2014,2015、2016),各年度大米進口關稅配額均為532萬噸(其中:長粒米266萬噸、中短粒米266萬噸),其中,最惠國配額內進口關稅為1%,最惠國配額外進口關稅為65%,普通進口關稅配額內均為180%,增值稅為13%,國營與非國營貿易比例各自為50%。


      但從近年來中國自世界進口大米實際完成數量發現,每年實際進口大米數量基本僅完成配額的四至六成,有配額不進口和未完成進口任務現象較為普遍,而無配額卻想進口則極為廣泛,加之無配額和配額外關稅較高,導致無配額或配額已用完貿易主體“鋌而走險”。


      “雜牌子我肯定是不會買的,健康與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口感。在這兩者都滿足的前提下,再考慮價格。我最近一次買的大米是恒大公司出的,5千克90多元。能夠接受的價格差不多100元上下吧。”賈女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伴隨著國內成熟理性消費群體的日益壯大,也逐步分化出像是賈女士這樣對產品更精確的要求。而丁曉歡所在的優合谷正是為迎合這一趨勢。他所創立的位于上海青浦的農產品合作社,早在從2001年創立至今,便致力于打造本土化的品牌。


      “去年我們也引進了可追溯系統,做到讓消費者從田間到飯桌都可以監察到。國內像我們這樣區域性的小品牌并不少,國產大米品質升級早也已經開始,只是需要更多時間去建立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他告訴記者。


      此外,丁曉歡還向記者表示,目前國內大米缺乏產業鏈上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品牌,導致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較弱,“信任成本”較高,追求品質的國內消費者才不得不轉投國外。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國產奶可以放心喝

      3月25日,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國際論壇暨正大集團·安潔康·陶氏化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
      2017-03-28
    • 2017年中國乳業將由規模增長向品質升級轉變

      隨著消費升級,行業已逐漸由規模增長向品質升級轉變。常溫酸奶、常溫乳酸菌飲料、低溫酸奶等產品更健康、附加價值更高,符合消費升級的方向,增速相對比較快。
      2017-03-29
    • 首屆中國國際茶博會5月在杭盛大開幕 參展茶產品逾萬種

      記者今日從農業部獲悉,為全面展示中國茶產業發展成就,培育塑造知名茶葉品牌,促進與“一帶一路”國家茶產業合作,農業部將聯合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17年5月18日至21日在杭州舉辦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這也是我國政府首次舉辦的...
      2017-04-27
    • 迎接“中國品牌日” 中國質量協會品牌分會成立

      5月10日,值首個“中國品牌日”之際,中國質量協會品牌分會成立暨首個“中國品牌日”活動慶典在北京召開。中國質量協會有關領導以及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秦玉峰、中糧我買網CEO趙平原、中國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等企業家、品牌...
      2017-05-16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