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2017年秋季(第78屆)山東省糖酒商品交易會期間,由山東省糖酒副食品流通商業協會、山東溫和酒業集團聯合主辦的溫河大王杯振興魯酒高峰論壇在臨沂賓館召開。酒界營銷泰斗人物、行業趨勢研究專家、中國釀酒大師等資深業界專家匯聚一堂,旨在研討魯酒企業發展現狀、創新魯酒企業營銷思路,共商振興魯酒發展大計。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山東省糖酒副食品商業協會會長、山東省白酒品牌推進委員會主任薛劍銳,原五糧液集團總經理、酒鬼酒集團總經理、西鳳酒集團總經理徐可強,國務院津貼專家、中國釀酒大師李克明,北京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臨商研究會會長王振國等資深業界專家出席論壇。
提及茅臺、五糧液等一線名酒的渠道下沉,李克明教授認為這確實沖擊了魯酒市場,但有些酒企為拿回市場份額而重視低端酒市場這一做法會適得其反,甚至毀掉品牌。“山東溫和酒業發揚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拼搏精神,針對小眾人群開發定制酒、優化產品結構開發大單品、加強營銷隊伍的建設等做法值得肯定。”
對此,北京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則表示,區域白酒和全國白酒相比,應該發揮自身的特色優勢,具備企業崛起的必備基因“特優美”,即向新、品質超優和體驗超美。“首先要發揮地方特色、品質特色和文化特色,使之成為企業的特色壁壘。因為地方化和特色化是永遠不會被消滅的,所以只要把地方特色做好,就會深受消費者喜愛。”
除了發揮區域酒企的特色優勢,率先進行渠道下沉、實現渠道壁壘和渠道深耕也是區域酒企的發展之道。“要想實現企業的長期發展,要重視長期性和持續性。只有這樣,區域名酒才能在全國名酒渠道下沉的時候筑好‘護城河’。”而山東溫和酒業作為山東白酒發展榜樣,早已成為正一堂所倡導的“特優美”的典型代表,“溫河王是中國酒業增長率冠軍,值得全國區域名酒學習”。
用兩年時間實現了年銷售從一億到四億的躍升,成功締造了“大王來了”的行業傳奇。山東溫和酒業集團董事長韓東認為,收購溫和并不是最大的成功,最大的成功應該是切實找到了如何盤活縣級酒企的方法。
山東溫和酒業始終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建立可復制模板,再以網格化管理步步為營、向前推進。如今的費縣市場,除茅臺、五糧液等特別高端品牌外,基本實現了溫和產品全面覆蓋。”韓東透露,近期將發起價值十億元的魯酒產業發展基金,將在山東區域復制更多的“溫和”。
對于魯酒企業到底應該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呢?山東溫和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表示,提升魯酒的品質競爭力將是振興魯酒的第一要務,這需要引進全國最頂尖的釀造技術和工藝。二是“文化牌”將是魯酒走出山東的重要優勢。“要跳出原本叫賣式的商品買賣型的推銷,讓魯酒與中國主流精神文化相結合,增強主流消費人群與意見領袖對魯酒品牌文化內涵的認同。”三是魯酒企業重視與資本市場的對接,這將是振興魯酒的重要舉措。肖竹青認為,若是與資本市場對接,將會有大量資金充實企業的前置性投入,贏得更多的關注。
轉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