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化葡萄酒:中國風土造就中國味道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18





      通化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腹地,從建國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葡萄酒城”,擁有山葡萄這一在全世界獨具特色的釀酒葡萄品種。數十年過去,我國葡萄酒生產正在朝著區域化、基地化、良種化的方向發展,近年來產區化的概念得到廣大認同,打造產區特色也逐漸成為共識。
     
      從味覺記憶到中國味道
     
      12月9日,中國風土·第二屆通化山葡萄酒產區高峰論壇暨2017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在通化集安舉行。會上,通化市宣傳部部長經希軍表示,相對歷史而言,通化葡萄酒產區是個老產區,有80年的輝煌歷史,自上世紀50年代,通化葡萄酒就是國人的味覺記憶。相對品種而言,通化葡萄酒產區又是個新產區,因為經過不懈努力,通化擁有了中國人自己的優秀山葡萄品種“北冰紅”,釀制出可以和世界優秀產區相媲美的甜型葡萄酒。
     
      據了解,近年來通化市委、市政府重點發展葡萄酒產業,從葡萄種植到葡萄酒加工、從品種培育到產區確定、從酒莊建設到文化推廣等領域,進行了全面升級。目前,通化擁有葡萄酒企業63戶,發展釀酒葡萄5.16萬畝,年產量5.8萬噸。柳河縣和集安市是通化重要的種植基地和生產企業聚集地。
     
      尤其是“北冰紅”這一品種的問世,更是給通化葡萄酒產區增添了新的發展動力。正因如此,通化將每年的12月9日確立為“北冰紅日”。今年還舉辦了首屆“中國·通化杯”世界甜葡萄酒大賽,將國內產區的甜型酒和世界知名甜酒在一起進行角逐,目的就是讓世界了解中國風土,讓世人見證通化葡萄酒產區的成長。
     
      本屆大賽由國際葡萄酒大師和國內葡萄酒專家組成評委陣容。共有137款來自世界各地的甜葡萄酒參加此次比賽,其中通化產區的葡萄酒有44款,而且取得了搶眼的成績:中國集安市鴨江谷酒莊威代爾冰酒(2016)獲得金獎,中國通化通天酒業有限公司通天白冰葡萄酒(2015)獲得銀獎,中國通化北冰紅晚收甜紅山葡萄酒·愛在深秋等獲得銅獎。這再一次證明了通化葡萄酒產區所代表的“中國味道”的魅力。
     
      揚長避短打造特色產品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葡果酒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楊強表示,近兩年,通化產區的發展勢頭強勁,從產區定位到新品種研發均取得了突破,在國際和國內各大賽事上也聽到越來越多的通化葡萄酒獲獎的喜訊,可以看出通化葡萄酒產區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眾所周知,受自然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是釀酒葡萄的次適宜區,由于雨熱同季以及冬季埋土等因素的影響,國產葡萄酒在與國外葡萄酒的競爭中處于相對劣勢。“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找到適宜本地的葡萄品種,揚長避短,打造中國特色和風格的產品就顯得尤為重要。”楊強強調。
     
      通化產區的山葡萄是我國的特有品種,與歐亞種相比,差異化明顯,其所釀制的山葡萄酒在世界范圍內也獨樹一幟,更具有中國葡萄酒的風格。通化產區的山葡萄酒可以說是中國特色甜型葡萄酒的代表,已經具備了躋身國際市場的能力和水平。從某種意義上說,通化山葡萄酒所走的突出中國風土、打造“中國味道”之路,也是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壯大的重要途徑之一。
     
      產學研合作結出碩果
     
      “北冰紅”是世界上唯一可以直接釀制出紅色冰酒的葡萄,在入冬落雪后零下十幾度的嚴寒里,依然能傲立枝頭。2013年9月,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葡萄與葡萄酒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段長青教授到集安市對山葡萄酒產業進行實地考察,并達成了研發“北冰紅”冰紅山葡萄酒的意向。
     
      為推動集安鴨綠江河谷葡萄產區建設和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發展,2014年,集安市與中國農業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集安鴨綠江河谷山葡萄酒研發中心,中國農業大學為集安市組建了研發技術團隊。目前,研發團隊已成功研發出威代爾冰白葡萄酒、北冰紅冰紅葡萄酒,在國際國內各類大賽中屢獲殊榮。團隊正在積極研究北冰紅干酒、起泡酒、蒸餾酒的釀造工藝,下一步將打造獨特的北冰紅系列釀造體系。
     
      段長青分析到:中國有無酒不成席的獨特飲酒習慣,有以聚餐和聚會為主的主動與被動飲酒模式;酒品既要滿足眾人共性口味,還應兼顧特定氣氛中的飲酒目的;中國人的食物結構是淀粉、纖維素、植物蛋白占比高,動物蛋白及油脂類占比低;在口味上具有酸甜苦咸鮮等多樣的廣闊地域口味,冷熱葷素交替的用餐模式,蒸炒煎炸烤燉等多種烹飪方式。正是“中國味道”的這些特點,造就了中國消費者偏好清爽純凈酸甜口味、馥郁雅致多樣香氣的紅色葡萄酒。
     
      做好葡萄酒產區營銷
     
      營銷專家王德惠認為,中國葡萄酒正在迎來全新的格局,廠商之間的關系逐漸演變為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市場領導者由資源占領型轉變為價值創新型。
     
      葡萄酒是全產業鏈的典范,包括種植、釀造、生產、銷售、旅游、度假等各個環節,融匯了一二三產業。此外,葡萄酒的產區概念非常明顯,生態環境的巨大差異,使得具有不同風格、不同種類、不同風味的葡萄酒在中國都可以生產。葡萄酒產區的發展,受時代背景、區域經濟發展、政府戰略導向、產區風土人文以及消費發展階段等因素的影響。產區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品牌概念,一旦產區形成品牌化之后,就會自帶流量,節約大量的傳播成本。因此做產區營銷,必須要用做品牌的理念,法國波爾多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中國葡萄酒產區化時代已經到來,但產區大格局目前還沒有形成。王德惠認為,葡萄酒的產區營銷要基于風土化、特色化和龍頭化。首先,葡萄的種植是受自然條件限制的,在不同風土上會表現不同的特點,合適種什么葡萄,就適合釀什么酒。其次,全世界的產區都是基于特色而來,沒有特色就沒有差別,就會走向工業化。龍頭本身就是標桿,一旦有了標桿企業,就會出現品牌溢價乃至產區溢價,大家才會共同受益。
     
      通化葡萄酒產區該如何發展,王德惠認為,有四個關鍵,一是必須要有代表性的產品,這是產區特色的主要體現。二是必須要走進消費者,產品再好,不能讓更多的消費者喝到,是不能獲取市場認可的。三是要抓主流,要特別注意產區的產品定位,釀造出能被最大公約數的人喝得上、喝得起的產品。四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從產區品牌打造來看,目前政府的作用是最大的。但市場問題應該交給企業去解決,其中重點在于模式創新。
     
      在通化葡萄酒產區營銷方面,王德惠也給出了六個建議。第一,快速占位,樹立地位。通化產區以山葡萄為特色,自然就要成為世界山葡萄酒的扛旗者,要下一盤中國山葡萄酒的翻身棋。第二,開發拳頭產品,倡導新飲用潮流。通化山葡萄酒在全世界獨一無二,通化產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何將兩者結合,推出具有特色的產品,是真正的關鍵。三是制定標準,搶占話語權。四是品牌保護,要特別留意知識產權,防止未來出問題。第五,建立形象區隔,給消費者強烈的記憶點。第六,建立產業協作,新商業模式突圍。
     
      臺灣地區酒評人劉家宇表示,通化有很好的地理環境,特色品種如北冰紅和國際化品種如威代爾在通化都有很好的表現,生產出不少好酒。對于酒莊來說,要盡量往精品酒方向走,堅持特色,努力深耕,同時一定要走出去,加強市場推廣。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進口葡萄酒擴容 大單品成新商機

      進口葡萄酒擴容 大單品成新商機

      進口葡萄酒的中國市場目前正處于快速擴容期,但中國消費者對葡萄酒洋品牌的認知度低、認知意愿也不高。對此,3月19日在第三屆中國進口酒市場趨勢高峰論壇上,多位業內人士建議,企業可通過打造大單品,破解進口葡萄酒市場所遇...
      2017-03-21
    • 中國超過美國 成為智利葡萄酒最大出口市場

      近日,智力葡萄酒最新銷售數據顯示,2016年,智力對中國的葡萄酒出口額達到1 95億美元,而美國為1 83億美元,英國為1 48億美元,日本為600萬美元。與2015年相比,智力對美國和英國的出口額分別下降8%和9%,中國成為智力最大...
      2017-04-20
    • 國產葡萄酒尋路突圍:靜下心來才能做好自己

      國產葡萄酒尋路突圍:靜下心來才能做好自己

      2012年開始,限制三公消費讓葡萄酒行業陷入低谷,而3年調整期之后,改換完增長引擎的酒類行業迎來復蘇,但葡萄酒行業卻呈現分化趨勢,進口葡萄酒大幅增長,沖擊之下,國產葡萄酒市場萎縮、份額降低。但記者了解到,隨著這一系...
      2017-07-10
    • 品質消費需求提升 中國葡萄酒業結構需調整

      品質消費需求提升 中國葡萄酒業結構需調整

      中國葡萄栽培歷史十分悠久。但是,長期以來由于中國特有的歷史條件、食品結構和飲酒習慣,中國葡萄酒業發展得一直比較緩慢。但是隨著國內消費升級,中國本土的葡萄酒品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葡萄酒業正在進入多元化時代。
      2017-07-13

    熱點視頻

    一波不平一波又起!18項罪名還沒審完 樸槿惠又要因這事被告上法庭 一波不平一波又起!18項罪名還沒審完 樸槿惠又要因這事被告上法庭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