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深度影響食品可追溯體系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04





      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指出,鼓勵傳統產業積極與“互聯網+”結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在促進產業升級及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推動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的變革。
     
      在食品產業轉型升級上,“食品+互聯網”模式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在去年12月召開的2017中國食品產業發展年會的對話環節中,京東消費品事業部運營管理部品控總監文麗、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食品部北方區經理盧揚、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總監賈婭玲、西貝莜面村副總裁楚學友以及亞惠美食創始人程輝,從餐飲企業、零售平臺、第三方檢測、外賣平臺等角度,以食品產業信息化程度和資源整合能力、“互聯網+”追溯保障食品安全等主題,開展了深入探討。
     
      食品安全追溯技術取得突破
     
      《中國食品產業發展報告(2012—2017)》顯示,食品工業領域的裝備自主化水平不斷提高,在食品非熱加工、可降解食品包裝材料、在線安全檢測及品質監控、覆蓋全產業鏈的食品安全追溯、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遠程控制和診斷等多項重大食品裝備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自主研發產品形成重要突破。
     
      有觀點認為,“互聯網+”對食品可追溯體系的影響是巨大的。文麗表示,對于京東這樣的零售企業來說,食品安全的核心就是為人們享受品質生活提供正品行貨。零售企業的屬性決定了其本身不是商品的生產者,而是與多種渠道合作銷售商品。這意味著保持初心、具有良心是企業在保障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重要因素。
     
      目前,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可追溯技術手段亟待突破創新。文麗表示,在新產品層出不窮、購物場景越來越多元化、消費者需求愈發多樣的背景下,食品安全需要更多的底層數據來支撐技術創新。“京東通過與IBM、清華大學等機構合作,搭建了一套基于區塊鏈的防偽溯源體系,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文麗說,“互聯網+”一定程度上顛覆了食品安全領域,如京東的物流體系可以實現對全國300多個大中城市、46萬個行政村的覆蓋,讓全國更多地區的人們享受到安全食品。
     
      對于餐飲行業來說,追溯體系是食品安全控制的痛點。賈婭玲認為,創建供應鏈平臺可以有效控制產品質量安全。從產業角度看,供應鏈平臺可以縮短小、弱、散以及中型餐飲企業的供應鏈。從消費者角度看,企業做到了可控可溯,對消費者來說就是安全保障。對于商戶來說,采購成本相對較高,如通過供應鏈平臺,按照規范集中采用標品和非標品,對中小型商戶來說是一大利好。
     
      “無論是食品企業還是餐飲企業,目的就是讓人們吃得健康、放心。在追溯體系這個鏈條上,怎么樣讓鏈條各個環節銜接順暢,界定清楚是哪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才是快速解決食安問題的關鍵。”楚學友表示。
     
      助力可追溯體系形成閉環
     
      第三方檢測平臺基于物聯網、云計算技術,通過大數據(可共享的溯源碼),利用云平臺功能,分析、篩選每天收集到的數以萬計的數據,為消費者、職能監管部門、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數據。盧揚認為,運用互聯網建立可追溯性閉環,對從田間到餐桌的這一條全產業鏈進行監控,真正保障食品安全。
     
      盧揚表示,透過互聯網,第三方檢測從業者時時刻刻都圍繞著食品安全。不僅可以實時查看審核報告,還可以用云平臺時刻觀察實體店內的產品檢測,如食品添加劑檢測等。他認為,這是“互聯網+”手段為當前社會保障食品安全帶來的改變。
     
      “兩化融合”日趨深入
     
      食品工業作為傳統產業的代表,以互聯網為廣闊平臺,“互聯網+食品”模式催生了產業發展新的巨大空間,提高了整個食品產業的信息化程度和資源整合能力。食品工業“兩化融合”日趨深入,線上線下雙軌推進。
     
      對于食品工業企業的信息化、工業化,參與討論的嘉賓紛紛給出建議。文麗表示,京東目前擁有9億客戶,在對供應鏈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方面具有成功經驗。食品工業企業在研發新品時,選擇做什么樣的產品,什么樣的產品是消費者所信賴的,都可以通過大數據獲得答案。比如茶產業,前些年花茶的電商銷售數據十分可觀,銷量高于其他傳統茶葉,這時,茶生產企業可以多在花茶上投入研發和精力。而2017年“雙十一”數據顯示,傳統茶銷量超越了花茶,普洱茶創下了4500萬元的銷售額,較2016年“雙十一”幾乎連翻兩倍,此時,企業在研發新品的時候可以再次借助“互聯網+”進行賦能。
     
      賈婭玲對此表示贊同,餓了么作為“互聯網+”餐飲的平臺,優勢也在于大數據。食品工業的信息化、工業化在“兩化融合”的過程,可以利用大數據做個性化、定制化服務,根據線上消費者需求,判斷食品工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記者 付敖蕾)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食品標準體系“瘦身”后仍存混亂:交叉、重復、脫節

      “標準一大堆,不知用哪個”——2013年起,國家衛生計生委全面啟動食品標準清理工作,梳理出近5000項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以及行業標準,最后整合發布為約1000項標準的各類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目錄。
      2017-03-21
    • 白酒行業或迎來量跌價漲

      白酒行業或迎來量跌價漲

      在白酒行業迎來回暖行情的背景下,多位專家表示,2017年白酒行業將迎來“量跌價漲”局面,龍頭企業借助品牌優勢將實現內涵式發展,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
      2017-03-23
    • 全球乳制品交易價格指數上漲

      全球乳制品貿易平臺22日公布的交易數據顯示,在最新一次拍賣中,全球乳制品交易價格指數上升1 7%。
      2017-03-24
    • 做好農村食品安全引導

      當前,個別農村小學成為“五毛零食”的重要去處。這些“五毛零食”大多沒有正規的生產廠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用過多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2017-03-27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